过完春节,龙华汽车站重新热闹了起来。
在深圳市龙华区,聚集着数不胜数的电子制造厂,富士康全球运筹暨制造总部便做坐落于此。龙华也是广东本地、乃至全国普工劳动力市场的集散地,这里随处可见的劳务派遣机构和人力资源企业,为大大小小的工厂输送人力,同时负责管理与协调工人。
人力资源中介珊珊最近格外忙碌,她所在的门店门口每天都挤满了求职者,门店全体员工都出面接待,为求职者讲解企业招工的各项要求。珊珊透露,在她们的线上招工系统中,大年初九一天就有超过500人报名参加富士康的面试,“已经两年没看过这种场景了。”
(中介市场门前聚集着找工作的人)
从福州坐了一夜大巴来到龙华的吴康顺一下车,就被三名穿着不同颜色马甲的中介包围,“靓仔,想去富士康吗?纯工价25元!(时薪)”吴康顺兀自往前走,中介们追上来,“也有别的工厂,都是包吃包住,做满7天就能借支,来看看吧”。
不远处,穿着蓝色马甲的中介正引导一批提着行李工人走上大巴,这辆大巴开往位于深圳坪山区的比亚迪工厂,车上已经座无虚席。
但工厂并不是吴康顺此行的目的地,出生于2005年的他刚满18周岁,已经明确志向——不进工厂。吴顺康的姐姐是龙华一个大型商圈的服装推销员,为他介绍了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
吴顺康认为,工厂工作辛苦,管理高压、薪资低、没前途,还不能玩手机,夜以继日的埋头苦干和远离城市的枯燥乏味,在他看来是对“灵魂的消耗”。
这种观念的转变,发生在千千万万的“吴顺康”身上,也传导至整个制造业。
【1】“大神”回归三和:90后不再排斥进厂,更关心准时发工资
在三和人才市场的旧址,“大湾区奋斗青年融合发展中心”拔地而起。曾经的“三和大神”阿志和阿奇,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路过,阿志转头对阿奇说:“这是梦开始的地方”。
2021年年初,随着一大批中小型制造企业搬迁或倒闭,大型工厂不再招收短期临时工,日结的工作机会和工资也锐减,他们离开深圳,前往东莞。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阿志和阿奇辗转于多家电子厂,每天12个小时左右,工资一直在2500元左右,只够勉强养活自己,于是“提桶跑路”。
此次回到深圳,两人都是为了更高的工资。他们听说,在一些“果链”企业,生产旺季一个月拿到8000、9000元也是常有的事。阿志告诉九派财经,自己并不排斥进厂,但经历了几次换厂波折后,还是希望能找一份稳定、工资高的工作。“当然,如果工厂要求工作时间不能碰手机,那还是得考虑一下。”
阿志拉着行李箱穿过福泉新村的大街小巷,从城中村到达龙华汽车站,曾经火热的三和人才市场回来了。
“富士康,纯工价25(时薪),每个月400元餐补,一天10小时,工作轻松。”一旁的招工中介对着每一个路过的人使劲招呼,为了吸引像阿志和阿奇这样的潜在客户,其他中介更是各出奇招——送开工红包、送床上三件套……
(一家中介为新年入职的员工提供“开工红包”)
来自河南新野的李强挤过拥挤人群,在密密麻麻的招工启事中寻找着明天的“落脚地”。片刻,李强把目光锁定在深圳宝安一家电视制造工厂:两班倒,一班12个小时,纯工价21元/小时,住宿免费、空调宿舍、水电平摊,一个月有300元餐补。
李强关注这家工厂的原因很简单,承诺准时发工资。前几年出行受限,李强一直在老家务农,如今把田地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回到深圳进厂打工,谋得多点家用,到手的每一分钱对他都很重要。
正当李强还在犹豫之际,一位招工中介迎了上来,热情地打开话匣子,“一个月只需要花几十块钱水电,最后到手有7000块钱。”“工厂食堂很便宜,外面8块钱一份的炒粉里面只要3块钱,固定餐补,吃不完可以不会扣除。”李强被说动了,跟着中介来到马路边,等候前来接走大巴。
(工人们领到“三件套”后,排队登上大巴前往工厂)
阿志和阿奇则在龙华汽车站附近,找到一间25元一夜的旅馆住下。他们对中介嗤之以鼻,深谙其中之道——现在工厂图方便,会把工人直接交给中介统筹管理,这也很多“黑中介”有利可图,比如克扣工人工资。
更多的中介则给找工作的人推荐提成高的企业,不顾工人的需求。一家同时招聘用工中介业务员的中介公司向记者透露,不同企业给的招工提成差别很大,富士康的工人“最值钱”,一名工人可以拿到50元提成,其他企业的只能拿到20-30元。
但无论如何,中介公司仍在很长时间里作为工厂和打工者纽带。李强在路边等了一个小时,运往工厂的人终于“凑够一车”。在上车前,中介为工人们发了开工红包,李强抽中了100元。
大巴启动的轰鸣声响起,包括李强在内的异乡人们,将在半个小时后,被送到工厂的铁闸门内,通过面试、入职、产线和宿舍分配等拣选流程,再经由车间进行一天的培训后,快速走上流水线,成为巨大机器中的零件。
重新火热起来的招工市场,是国内制造业复苏的强烈信号。招工中介小林向记者透露,今年的人比往年好招一些,本来往年这个时候工厂为了吸引工人,都会提升工价,但是今年工价和年前差不多。
【2】“用工荒”依旧:00后纠结“玩手机自由”,招工不得已放宽年龄限制
尽管三和大神们回来了,但企业的招工难和用工荒依然严峻。
一家蓝牙耳机制造厂的招工启事在大年初五挂出后,至元宵节仍未招满人。经营者告诉九派财经,和大多数电子厂一样,自己的工厂招收普工的年龄限制在18岁到45,虽然年龄跨度有28岁,但还是工厂更喜欢招年轻一点的工人,因为学东西快、手脚灵活、能加班。今年工确实好招,但现在收到的报名30岁以上比较多,如果实在招不到年轻人,适当放宽一两岁也可以。
除了普工,高技能人才更是“一工难求”。一家位于华南的电子制造企业的经营者向记者坦言,招到一个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比招一个研究生都难,加钱也没用。更令他担忧的是,高级技工的培养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如今工厂连年轻人都招不到,更别说让他们愿意下功夫去学了。
(一家中介挂出的招工启事)
曾经大量进厂的年轻人去哪里了?答案或许就藏在龙华汽车站前的大街小巷中,密集的物流车和大巴间,时常有载客电动车和外卖小哥窜出。一份来自央视的调查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期间两个月内新增骑手58万人,其中40%来自制造业工人。
00后外卖小哥林张楠把自己“逃离”工厂的原因,归结为“向往自由”——无法忍受天天加班、流水线上机械性的工作以及产线上主管的高压管制,现在的工作自己可以控制时间,多劳多得,“还可以看到街上的风景,不用一直闷在厂里”。
年轻人们难以抵挡高薪和自由的诱惑。林张楠告诉记者,在深圳送外卖,只要自己够勤快,一个月收入超过一万并不难,但在工厂很难达到。
除招不到人外,留不下人也让制造企业颇为头疼。“越年轻,越坐不住。”小林介绍,他曾经在一家果链公司打工,岗位要求不能看手机,身边一些95、00后很少能够坚持到三个月转正。
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21年制造业的离职率为20.3%,比2020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一些企业会给予留任的正式员工阶梯式奖励,一家惠州的电脑组装厂在企业福利中写道,工作满一个月奖励400元,满两个月再奖励400元,满三个月再奖励400元,合计奖励留任奖金1200元,工作满四个月再发放稳岗奖励1600元,最高能够拿到2800元的奖励。
然而,这依旧留不下工人。“部分制造业企业在薪酬激励、用人机制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不能满足年轻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期望。”《202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中写道。
观念的扭正并非易事。而在吴康顺看来,05后这一代人,很少会进入工厂,在短视频平台,内容创作者们讲述工厂之弊,“大家都看懂了”。在吴康顺身边,离开校园的同学,进入餐饮业、送外卖、送快递……虽然选择依然有限,但在自由的标准下,他们的选择已经比上一代人多得多。
在龙华,“自由”命题下的选择还有很多,日结的工作依然抢手,物流公司、中小制造厂每天需要大量的短期人力。比起招收长期稳定普工的中介,招收日结工人的中介早已招满“收兵”,中介向记者坦言:“尽管工资比不上工厂,但自由,今天做了就能领钱,明天就不受管制了,大家都要自由。”
(文中图片由记者拍摄)
九派财经记者陈静仪发自深圳
编辑郭梓昊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0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