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义写的《日本第一》,里面聊到日本在萧条之下的企业和就业政策,颇有参考价值。
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从长远观点来决定其经营方针,多半是由于企业不是从资本市场上来筹集它大部分的必需资金,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向银行借款的缘故。
美国企业的资金有一半须通过股票来筹集,而日本企业的资金只有六分之一左右是依靠股票来筹集的。
另一方面,银行对企业的发展前途也很关心,只要保证付息,就积极地贷给企业资金。
这样,通过扶植优良企业,银行本身的长期发展和繁荣也就有了保证。
企业与银行完全是一种相依为命的关系。
具有自己资金的优良企业,即使想要还清全部借款以减轻自己的成本,银行方面仍提议要继续贷款给它们。
在社会上有信用的大企业,不会因为经营稍微困难就倒闭,因为:
在大企业幕后,有银行作它的支柱,而且在银行后面,还有政府的支持。
大企业向银行大量借款,被看成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所以日本政府总会设法由大藏省通过日本银行,进而通过商业银行,为大企业的贷款提供方便。
大多数企业从一家主要的银行及其他银行借款。如果企业的负债增加,产生保护债权的必要时:
那么那家主要的银行就会派出若干新的管理人员,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企业家被撤换,既有伤体面,又丧失权力,总要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它。
一些成绩逐步恶化的企业,雇主与雇员都极力回避被整顿合并从而丧失权力。
一般地说,大企业可以说几乎不存在倒闭的危险。
政府希望个人和公司之间维持强有力的联系这一意图,清楚地表现在为了恢复不景气的行业重新制订的计划上。
一九七五年,作为“职业介绍计划”的一环而开始实行的这个计划规定:
被迫停业的萧条行业,如果不解雇停工期间的就业人员,由政府补贴给这些没有工作的就业人员的一半的工资,如果该公司属于中小企业,则补贴三分之二的工资。
虽然这些公司的董事们认为政府的援助决不能说是很充分的,但是由于有这种国家援助,起到了维持社会安定、把每个就业人员吸引到公司里的积极作用。
以上简单介绍了关于企业的部分内容,日本在官僚体制、央企关系、社会共识和福利制度等方面,也有很值得借鉴的地方。
毕竟,作为一个典型派阀政治引领下的东亚文化国家,日本还因贫富差距很小而闻名于世界。
当我们不走欧美老路之后,东亚国家的历史前路就显得参考价值更强一些。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0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