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亿万军团的壮烈搏击中脱颖而出的生命,独一无二。每一个母亲,都是怀着幸福激动的心情奏响了孕育之乐的华彩乐章,各有特色。
快乐的孕育时光
我怀着满腔的喜悦和满腹的柔情,迎来了我的孩子。一想到有一个小小的生命,正在我瘦弱的身体里不断地长大,我就感到莫名的紧张和期待。紧张的是,自己的身体太瘦弱不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长条件。期待的是,孩子一定最好的生长条件。期待的是,孩子一定要长得健康而又聪慧。
晨昏朝夕,光线赋予大地最丰富的色彩,植物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散。我漫步在莲子湖畔和村野的小道上,听树上的鸟儿啼叫和荷塘里的蛙鸣悠扬。夫君是铁路工程师,住在美丽的岳阳城郊。我是护师,在家乡小镇的血吸虫病防治站工作,与夫君隔湖相望。没有手机和网络的时代,书信塞满了我的抽屉。夫君的每一封书信,都带着坚定的信念和希望向我飞来。我轻轻抚摸着腹部跟孩子喃喃述说,爸爸来信中对她(他)的满纸思念和殷殷关爱。
工作时,我尽量争取去水乡村庄,和同事们泛舟湖上,听渔歌互答,看渔民撒网捕鱼。有时,我在碧绿的芦苇荡中穿梭,摘一片苇叶在手,感受着它的脉络分明与边缘如锯齿般的锋利。每一个念想都被染绿。有时,我走在稻花飘香的田间小路上,给乡亲们送医送药。他们挥汗如雨的场景,我感到无比亲切。年少时插秧割稻时的一幕幕,也纷纷涌现在我的眼前。左手拇指在割稻时留下的伤痕,已淡化成了一条白色的小弧线。每到晚上,我就把自己裹进夜慢,等待美梦的叶片慢慢张开。
早孕期间,我不时地感到眩晕,呕吐,食欲不振。这一切咬咬牙就过去了,从不依赖于另类营养途径。难受劲一过,我照样吃喝、弹琴、唱歌,音乐会帮我记住在温柔时光中流逝的感觉。我还喜欢看轻松的电视喜剧片,读抒情的中外诗歌,散文小说手不释卷,专著杂著广泛涉猎。三个月后,食谱上的东西也远远不能满足我的口腹之欲了。一天进食五、六餐,能吃完一整只鸡,连鸡皮鸡爪都不放过。
老人说孕妇吃了牛肉会生哑巴孩子,乌龟王八更不能吃。我却吃了不少,那美味实在无法抗拒。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潜意识里还是有点担心。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东西,总会有些缘故。生命如此神奇,基因充满变数。我张贴了满屋子的漂亮娃娃,每天对着墙上的娃娃们幻想,我的孩子像你吗?一双灵动的双眼和驼红的双颊,像精灵一样。像你吗?浓眉大眼和饱满的额头,看上去是那样的憨厚又聪敏的样子?我更希望我的孩子长得比他(她)们还好。随着胎儿一天天地长大,我的爱也越来越浓,真想早点看到孩子是什么模样。好期望孩子的到来,能带给我惊喜。
深冬时分,来不及去医院的我,胎膜已破,羊水流湿了裤子。密集的阵痛,一波又一波地袭来。我在昏眩中挣扎,嘴唇咬得青青紫紫。生死搏击时刻,孩子自然地瓜熟蒂落是我的执念。一时间,骨骼在崩裂,血在汹涌。身体被极度掏空的同时,听到产科医师在喊:"生了,生了,是个好漂亮的男孩!"我听到了医生拍打孩子脚板的声音,却没听到孩子的哭声。很快,产科医师就把包裹好的孩子送到了我的身边。
孩子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脸庞红红的,皮肤皱巴巴的,毛绒绒的头发细细密密的。我用手探一探他的鼻息,呼吸均匀。分明是个活的,怎么不哭?在那个隔河渡水、远离城市的小镇上,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莫非他是天生聋哑或声带受损?语言中枢发育不良?没有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和丰富的医疗经验,短时间内,哪能知道是个什么结果。联想到自己孕期吃过的牛肉和乌龟王八,忍不住胡思乱想。人极度疲倦也无法入睡。
孩子,你已平安降临这个世界,沉默的诞生,带给妈妈的哪是惊喜?
正是咿呀学语时
儿子出生后十多个小时过去了,他一直都没有哭。我很担心,哪个孩子不是落地就哇哇大叫呢?看着身边的儿子睡得不是很安稳的样子,我就轻轻拍打他的背部,动动他的小手小脚,仿佛惊醒了他的梦魇。他突然就大声啼哭起来,我心中的疑云顿消。
月子里儿子整天除了吃就是睡,很少哭闹。我在喂他吃奶时会轻轻地抚摸着他,轻声细语地和他说话。他爸爸也会时不时地抱抱他,想和他玩上一会儿。他对此似乎不理不睬,总是在梦乡中沉睡。他只有吃饱了,感到十分惬意的时候,才会睁开眼睛看着我。或许,他模糊的视线只是恰巧对上了我专注的目光。满月后,我就抱着他出门散步,尽情感受阳光的味道。绿色的田野、大地上的树木花草、呼啸而过的火车及乡村人家等,让有声有色的世界吸引他的目光。床头的双色灯、漂亮的风铃、墙上鲜艳的图片、我温柔的话语、他爸磁佚的声音,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他的面前持续滚动地播放。亲子互动.爱在萦绕,这才是最科学的智慧启蒙。谁说婴儿什么都不知道?这一切的美好,如春雨润物,一点点地渗透进了他纯净的脑海。
儿子睡觉了,我就忙家务,把五彩铃铛悬挂在他的头顶上,用一条细线把他的脚和铃铛连在一起。他醒来后一蹬腿铃铛就会响。清脆的铃声既通知了我,还会使他好奇地止住哭闹。铃铛不响了,他又开始哭闹蹬腿,叮铃铃.…..铃铛又响了。一日日地循环往复。后来,他只要看到五彩铃铛就会下意识地蹬腿,左脚不响蹬右脚,玩得咯咯咯地笑过不停。他不喜欢睡摇篮,喜欢在爸爸的臂弯里入睡。在小床上醒来,只要能看到爸爸或妈妈的身影就不会哭闹。父母多与孩子亲密接触,有利于爱的传递,亲情的滋长,也能随时观察到孩子表情的细微变化。
那时候,我们住在铁路老家属区的平房里,邻里相处和睦。我经常把坐在童车里的儿子放在家门口。他用目光追逐着门前小动物们奔跑的身影不身子在童车里不停地扭来扭去,笑声不断。路过的邻居,都喜欢停下来逗逗他。他舞着藕节似的小手,嘴巴"啊啊"地喊个不停。半岁时,他没有针对性地发出了爸爸的喊声。
每天,咿呀咿呀的婴语,不时地从他的小嘴里冒出来。吃奶时我对他说"吃奶",喝水时我强调"喝水"等,看见什么或正在做什么都会跟他解说,不说含糊不清的童稚语言。我看着他睁开的眼睛说话,还有点夸张地改变着口型。孩子的模仿与接受能力到底有多强?真的是无法用传统的思维去想像的。七个月后,我每天都会让儿子在洁净的地板上爬来爬去,以锻炼他四肢的力量和动作的连贯性。九个月时,他能扶着家具行走,十个月后就能撒手稳步前行了。他就分得清爸爸和妈妈,逢人就叫爷爷,尤其爱去喊陌生人,说话欲特别强。我紧跟在他的身后,任他到处跑,到处摸,让他感知并认识这个变化无穷的世界。有时候,我说我的,他玩他的。
有时候,他又表现得很专注的样子看着我说话。我也不知他听进去了多少?开口说话,他就能吐出一串串的词语,虽不十分准确,但生动有趣。听他说话,能体会到童心的敏感和美丽。手上拿到什么东西,第一时间都是往自己的嘴巴里送,他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感知万事万物。对待玩具,他往往是能砸的就砸,能拆的就拆,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破坏性,只是想更好的认识这些东西,对未知的事物探个究竟。我从来不呵斥孩子的这种行为,有时还和他一起搞破坏。他特别爱听优美的童话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总喜欢窝在我怀里,听我声情并茂地朗读。书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及形象的比喻,促进着孩子是非观念的建立,同时也充分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面对着他无休无止地提问,我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到有问必答,不厌其烦。
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他未来的时光里,真的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
后记:人类总是忙着进军宇宙,不断科想要去征服太空。人脑的构造繁复如宇宙,自身脏器也仅仅只是搞清楚了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非正常的智商统统归结于遗传基因。人类自身生命的密码破译了几许?父母生活的环境、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及接受教育的时间段,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都是需要我们去探讨的问题。
数字好好玩
儿子一岁半了,从一到十的数读起来朗朗上口。他像念儿歌一样就这么顺口地念着,完全不知道数字所代表的意义。我伸出一只手掌,要儿子数一数有几个手指头?"一、二、三、四、五。""几个?""三个"再数一数,我又把手掌摊开。"一、二、三、四、五。""几个?""四个"等。顺其自然的话,他不管数多少遍都是乱喊,数与数所代表的实物对应不上。"来,你和妈妈一起数,看看有几个手指头好不好?"我引导儿子说。"一、二、三、四、五一一"数到五时,我故意提高声调并拖长了尾音。他试探着很小声地说:"是.…..五个"接受了我的提示。"很棒!"我毫不犹豫地夸奖。他数数的声音瞬间提升了八度,扒拉着我的十个手指头数了一遍又一遍,搞懂了数与实物对应的规律。学十以内数的加减法时,经常来借我的手指头。
我们数自己的手指头,五个、十个的数清楚了,就依次藏起来几个再数。吃饭的时候,数数有几根筷子几个碗,吃饭的有几个人。外面玩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几个小朋友和几只小动物。散步的时候,我们再看看路两边有多少棵树。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着对数字的理解,观察能力也在逐步发展。有时候,我故意数错等他发现来纠正,他高兴得不得了,自信满满。无论看到什么,他都要拉着我去数一数。当然,我是经常会数错的。生活处处皆学问,随时随地是课堂。
温暖的冬日,我常常带着儿子来到空旷的田野,靠着草垛儿,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爱抚。几株嫩绿的小草,竟然从草垛儿底下钻出来了,探头探脑地向我们传递着早春的消息。我移开草垛,绿茵茵的一片草地,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撞进了孩子的视野。他好喜欢,躺在草地上滚来滚去,抚摸着柔柔软软的绿草,再数一数小草都长了几片叶子。有的长了三、四片,有的长了五、六片.…..夕阳西下,他都不想回家。我把一到十的数字做成卡片,和儿子一起玩给数字找邻居的游戏。
我先把数字按顺序排好给他看,二的前面是一后面是三,二和三都是一的好邻居,依此类推。等他玩熟不后,我就打乱数的顺序从中拿出一个数来,让他找出这个数的邻居来。我们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不到两岁的孩子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他只顾得上按顺序去记数字和认得这个数字,不会去关注数与数之间的联系。父母就得学会针对生活中蕴含数的一切事物,适时地引导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很清晰地从一数到十,并分清楚了数的相邻关系。一到十这十个数的顺序已经在他脑子里根深蒂固了,我们就来玩比大小、比多少的游戏。我把糖粒子从一到十分成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放好,让他一堆一堆地数。他数过几次以后就知道了,糖粒子越多就代表数字越大,数字越大也就代表糖粒子越多。
我拿出几堆糖粒子来两两相比。如:一颗和三颗;六颗和九颗等,问他,一和三谁大谁小?谁多谁少?依次多玩几遍。有吃有玩,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没多久,他把十以内数的大小搞清楚了,每个数代表多少也弄明白了。刚开始,我从来不把大小不同的实物放在一起让他去比大小不如:一个苹果和一颗糖,他肯定会说一个苹果大。因为一下子他还无法建立数的抽象概念,这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他所有的玩具,包括小木棒棒,玩之前他都会习惯性的先数一数,之后玩丢了多少木棒棒他都一清二楚,顺便也学会了物品的归类和整理。
生活中有关数的东西不胜枚举,只要父母有点耐心去教。等孩子形成了十以内数的大小、多少的概念后,再教他零这个特殊的数。我把一颗糖放在桌子上问他,桌子上有什么东西?"一颗糖"他答。我拿走这颗糖又问他,桌子上有什么东西?"没什么东西。"他说。这就是什么都没有,要用"零"来表示,我告诉他。你看这个"零"写出来像什么?圆圈?鸡蛋?鸭蛋?我启发他比一比,说一说。这样形象的教法,他很快就记住了"零"这个特殊的数字。
识字真有趣
你是如何教孩子识字的?我的孩子对识字一点兴趣都没有。两、三岁了,只知道跑出去玩。大家不断地提问,勾起了我的回忆和思考。是啊,我的孩子同样也是喜欢到处玩,怎么就没耽误识字呢?而且,他还学得那么的轻松和快乐。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奇的,喜欢鲜艳的色彩和热闹的环境。记得那时候,我喜欢把各种彩色玩具和风铃系在儿子的童车上。推他出去玩的时候,色彩鲜艳的玩具不停的在他眼前晃,清脆的铃声也随风而起。我不时地对着他唱歌或逗他说话,让他看树木花草和日月星辰,听小朋友的喧闹嘻笑和鸡鸣狗吠。视、听觉刺激的多样化,使他对颜色和声音敏感,激发他说话的欲望,开启他语言的智慧之门。
儿子刚学会走路和说话,就哪里都想去逛一逛,嘴巴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紧紧地跟在他身后防他摔倒。他说休么我都来个词义引申。他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抓到自己的手里来。他抓到什么我就告诉他抓到的是什么东西,做什么用的,颜色和形状是什么等。引导性地解说,激起了他对所有事物的兴趣。凡是看到的事物,他都要问个究竟,口头表达能力在不断提高。
爸爸给他买了绘有彩色图案和文字的积木,大小有几十块。刚开始,他拿着积木只会砸的砸,丢的丢。我把它丢散的积木捡拢来,摆成简单的形状。如:一条直线,三角形,正方形等。他模仿着我的动作去摆,很难摆得规整,动作的精准度还不行。我只要他动手就夸他,"你真棒!再来一遍。"他玩的兴致更高了。
平时在家,得空就搬出积木来缠着我玩。渐渐地,他也能摆出一些规则的形状了。对着积木上的图案,我让他在自己身上找眼、耳、鼻、舌、口等汉字。有时候,我也带他去外面看日、月、星、树、花等实物。图案、实物和文字对应着,边玩边教,他学得快,记得牢。一岁半,他已把积木上的字认得烂熟。无论怎么搬家或捂住图案,他都能准确地读出这个字。我们又换玩扑克牌和识字卡片的游戏。花样层出不穷,他乐此不疲。很快,他就认识了从一到十的数字、颜色及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
看到爸爸每天在家写论文,他也要写字。手中的铅笔横拿竖握地折腾无数次后,终于拿稳了。笔下的线条,在纸上不断地扭曲着,步履维艰地前进后退。每天写下的作品,一摞摞地堆在茶几上。一进书店,他的眼睛就放光。这本翻翻,那本看看的都爱不释手。数字和汉字的描红本,他全都要买回来。从此,他每天都伏在茶几上描啊画的,有模有样,自娱自乐。路边广告牌上的词语和墙上的宣传标语,他看到了都会跑过去大声地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望着我。在我的帮助下,他终于把一句广告词或标语念下来了,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并反复地读着,一遍比一遍流畅。他识字的兴趣越来越浓,语言和阅读的敏感期就这样早早地到来了。
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会带着他去登岳阳楼,爬君山。那波澜壮阔的洞庭湖与碧玉青螺般的君山,让他欢呼雀跃,到处都要照像,玩得不想回家。金鹗公园和儿童游乐场,处处都留下了他欢快的身影。他犹爱激流探险和坐过山车。我望而却步,静静地坐在一边,等着他们父子俩尽兴而归。大自然是一切学问的源泉,孩子能健康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我喜欢拿着书边看边给他讲故事,每讲完一个故事就把书给他看,让他在书上找故事里认识的字。他每找到一个认识的字,就像见到了熟悉的小朋友一样,兴奋无比。故事讲得多了,他认识的字就越找越快,越找越多。玩找字游戏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这不但激发了他识字的兴趣,无形中也训练了他的专注力。
他特别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玩多了我藏你找的真人游戏,兴味索然。我就含诉他玩藏拼音字母的游戏。我拿出一张字母" a "来给他看,再把" a "藏在一堆卡片中,要他去找。他刚开始只能一个个地找,后来可以同时找几个,所有的字母轮流来。有时候,他跳皮地把字母藏起来问,妈妈能很快找到吗?我赶紧说,没你找得快。他开心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玩乐中的学习,儿子很轻松地掌握了汉语拼音。拼音查字典的方法,运用得熟练自如。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再也不用问我了。三岁半的他,常常独自沉浸在通读注音本童话故事的快乐之中,安静的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他每看完一个故事都与我分享,阅读的习惯已经养成。他最喜欢读字典,凡是认识的字都会写,组词和造句信手拈来。
后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不无道理。弗洛伊德说,孩童时发生的一切,能奠定人的一生我不记得原话了,但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刻。我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我们却没有多少时间陪伴着婴幼儿的成长,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等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阶段陪伴的重要性时,一切是不是已成定局?
好记性,从哪来?
十个月的孕育,浓缩了人类整个进化的过程。刚出生的孩子就能充分运用自己的运动、视听觉功能,用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在接受和认识这个世界。我不停地给孩子以色彩与声音的刺激,培养孩子对万事万物的兴趣。
兴趣是记忆最好的向导。我记得刚出生的儿子喝过几次母乳以后,再喂他牛奶他是坚决不喝的,哪怕饿得哇哇大叫。他已经记住了母乳的甜美芳香,再多的人工香料也激不起他的食欲。这种记忆是人的本能。我把铃铛悬在他的头顶,用线把铃铛和脚联在一起,从他的好奇心到他有意识的左右交替蹬腿取乐,这就是运动记忆的启蒙。婴儿对光特别敏感,不管把他睡在床的哪一头,他都会用目光去搜寻床头的彩灯。长期偏向灯光这边睡,他的后脑勺已长得一边高一边低。后来,我把灯关了,他还是盯住那个地方不放。可见,婴儿也会有深刻的记忆力。为纠正他高低不平的后脑勺,我们把彩灯移到了另一边,以引导孩子记忆的转移。
其实,婴幼儿就能敏感地区分大人表达出来的善与恶,对此所呈现的面部表情相当丰富。从儿子的目光追逐着我的身影到他听到爸爸声音后的寻找,说明了婴儿完全是兴趣主导行为。父母的爱和优美的言行,对婴幼儿好记性、好习惯形成的影响很大,这也就是孩子从小就接受的家庭教养。善意,让孩子愉悦与追逐,长成了阳光与聪慧的心性。恶意,让孩子惧怕与逃避,养成了懦弱与胆怯的毛病。
世界上总是有太多的事物,让孩子感到新奇和有趣。一棵树,一块小石子,一只小动物,甚至一根火柴棒,孩子看到了都会停下来向你问个不休。尽自己的所学告诉孩子,这问答之中的知识积累也是记忆的累加。亲子之间,一个个的游戏,一篇篇的故事,让孩子学习的兴趣强烈,记忆深刻。记忆中枢不断受到美好的刺激,记忆细胞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
天大地大不如人的脑子大,我对儿子说。"为什么?"他提出了质疑。"因为人的脑子能记住像天和地这么大的东西呀!不信,你闭上眼睛,看看还记得住天和地的样子吗?"我鼓励他试试。"真的记得,人这么厉害呀?"孩子说。"是的,只要你想,你就能记住所有的东西。"我很坚定地告诉他。从不此,他见什么问什么就要记住什么。有时忘了,我也只会稍稍提醒他,从不说"你真笨,这都记不住。"之类的话。而且,我总是制造机会让他提醒我的遗忘,显得他好厉害。我告诉他只有忘记一些旧的才能记住更多新的,能记住很多东西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超人。那时候的孩子都很崇拜超人。
利用吃喝玩乐的机会,我们与孩子展开交流,传递知识,孩子最容易接受。孩子玩得开心吃得满意,生理的需要与满足会重叠成美好的记忆刻进脑海里。可惜,这些大都被父母习惯性的漫不经心给忽略了。有些父母甚至还当众责怪孩子好吃乱动,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了不甚愉快的阴影。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不敢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寓学于玩,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问和富裕的物质环境。父母多关注孩子的生活细节,持之以恒的从早从小处着手孩子心智的启蒙,真的不难。每个孩子都是好学不倦的,父母的陪伴和发现何其重要啊!你陪孩子吃喝玩乐的过程,就是孩子习和记忆力自然强化的过程。
我从不强迫孩子认字读书什么的,只是顺着他的兴趣去引导。他很喜欢那些配有插图的古诗如五言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乐背不疲。但是,看到七言绝句,他就说太长了会很难记的,心里先就生起了惰意。我也不责怪他,母子俩就手牵手地出去玩。早春的池塘边杨柳依依,一串串嫩绿的新叶,在微风的吹拂中,袅袅婷婷,水中的倒影梦幻如仙境。我情不自禁地朗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孩子能理解这么优美的意境吗?他只是被我陶醉的神态所感染。自然景色的美契合着诗意,让他一下子就记住了这首七言绝句,觉得背诗和玩一样的轻松有趣。我从没见他死记硬背过课文、英语单词和历史政治等,成绩照样优异,文理同时进步。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一目十行的看书方式是肯定有的。
神奇的多向思维
孩子思维能力的跳跃性、丰富的想象性和不稳定性,具有极大的塑造空间。孩子想象思维的萌芽,会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壮大。我儿子两、三岁的时候,最喜欢在我家平房前后的土坪上玩。每一次,他都会去找一些沙子、小石块、木片儿来做道具。沙子堆成一座山,围绕着山脚挖一条浅沟,倒点水进去就成了河流。沙堆上插满新鲜带叶的小树枝,就成了森林。木片儿搭成一座座的小桥,小石块砌成的房子就零星分布在山坡。
一幅小桥、流水、山村人家的立体风景画,就鲜活地展现在眼前。他喜欢把平时看到的实物,用积木等代理物构建在自己面前而玩得不亦乐乎。他随便捡根树枝当枪当炮,在房前屋后的旱沟里,与小朋友们一起摸爬滚打,汗流浃背,成了一枚泥裹的咸鸭蛋。其实,孩子们无论在玩什么,脑子里肯定是有想象的人物和场景的。你只要蹲下来问一问,他就会竹筒倒豆子似地告近你,特别愿意与你分享他的所想和所做的事情。我不管孩子玩什么,总是主动关注或参与他的游戏,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去丰富孩子的想象思维。
儿子刚拿稳笔就喜欢涂鸦,画条弯曲的线条说这是路,加上圈和两点又变成了蛇。画个圈圈是太阳,圈里面加两三个点就变成了人,很抽象。他说画的是什么你都得带着点儿想象去看才像。三岁时,他已从单纯的画线条和几何图形,渐渐地变为有意识的模仿实物,看到什么东西都想画下来。如:太阳、月亮、大树、房子、男孩、女孩、鲜花草地及动物等,都是他的临摹对象。有一次,他画了一台拖拉机,车厢后面画着一根又细又短的线条。我问他:"这拖拉机怎么会有尾巴呢?""是猫跳进去了,尾巴还留在外面。"他解释说。还有一次,他画了棵歪斜的小树,说是大风把小树吹弯了。孩子的想象思维无拘无束,比成人的想象能力不知要强多少倍。
三岁半的时候,他已具备了较好的语言和阅读能力。百以内的数读写如流,4十以内的加减法烂熟于心。我在教加法的同时教减法,乘除法亦如此,有意识地训练他的逆向思维,告诉他演算结果一样所表示的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同时,我也鼓励他来给我讲课,他拿着参考教案翻阅得比我还过细,一个课时不知不觉的就讲了几堂课的内容。"我来做所有的课后练习吧!"小老师觉得自己讲得太多了,有点不好意思地对大学生说。我去做家务,他就安静的在一旁做课后练习。每逢周末,他都要去书店,什么每日一刻钟、天天练及单元测试等练习册,总要搬几套回来。语文和数学卷子他都喜欢做,尤爱思考题。他主动的学习方式已达到了事半功几倍的效率,思维敏捷,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
利用孩子易被醒目玩具所吸引的特点,我教孩子玩弹子跳棋。他对花花绿绿的玻璃珠子爱不释手,拿着珠子不停的在地上滚来滚去。我告诉他弹子跳棋只有在棋盘上走跳才是最有趣味的玩法。他知道后马上就要跟我学。刚开始,他只顾拿着棋子往前跳,不懂迂回战术,输的时候多。后来,他刻意模仿我的走法,为了赢我只想悔棋。我不许。渐渐地,他已学会了给自己搭桥去堵对方的路。
有时,他的一颗棋子像穿行在迷宫中一样,左冲右突、前行后退的从自己的顶角一直走到了对方的顶角,速度之快令我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他赢的时候越多就越喜欢玩,最后我和他爸都不是他的对手了。这种动手动脑的游戏,对他思维能力的多向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效,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很快。同时,他也喜欢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及围棋等,都是从棋谱上学的招数。哪儿有人下棋就往哪儿钻,经常想着与高手过招。
儿子五岁多的时候,同事送了一幅中国地图的拼图给他玩。我看那拼图的附注上写着,十四岁的孩子,四十分钟拼好就算是快的了,还要相当的熟悉中国地理。我看着那大大小小几百块形状不一的碎片片,真不知从何下手?他爸折膜了三四个小时终于拼成了。在四四方方的彩图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高傲的公鸡引颈欲啼,周边还缀着些花絮,漂亮极了!儿子见了好高兴,笑着,抚摸着,指认着长江、黄河、北京、湖南.…..过了一会儿,他毫不犹豫地拆了它。差不多有大半年的时光,他一有空就在那里不停地拆拆拼拼,不断地思考着,看如何拼得最快。他说以长江和黄河为主线去拼是最快的,根本不需要四十分钟。我发现,从小注意孩子多向思维的培养,较高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受年龄限制的。所以,十二岁的孩子考上大学,并不神奇。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明亮的星星,都有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
张燕飞,洞庭湖畔的农家女儿,中国散文网名家委员会副主席,喜欢阅读,偶尔作文。
★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0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