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排排网官网,私募排行榜前十名

私募排排网官网,私募排行榜前十名

作者:聂成涛律师 金融维权专家

笔者作为专业维权律师,实践中接触到很多受害者,都是被一些知名企业所诈骗,其实,笔者一听就知道他们这些受害者是遇到了假的投资理财骗局,因为正规的知名企业是不会诈骗的,对于这种情况,如何识别,如何维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维权经验,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对投资者有用。

一、新闻媒体报道

1、近日,有多位投资者向红星资本局爆料称,自己在一款名为“宁德时代”的App中,遭遇了投资理财骗局,被骗金额从几万到上百万不等。

据投资者介绍,这款“宁德时代”App,可以购买“宁德时代锂电池”“宁德时代专属社会公众股”等理财投资产品,收益颇高,还能每天提现。加入“宁德时代”App投资群的投资者或有上千人,涉及全国多个省份,如山东、重庆、贵州和广东等。

2023年2月25日,张女士(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今年初,自己被朋友拉入了一个投资理财项目,朋友称“这是宁德时代的投资项目,投入小回报大,每天都可以提现,还有平安财险做担保。” 通过朋友发来的链接,张女士下载了一个名为“宁德时代”的APP,首页有各种理财投资产品,如“宁德时代锂电池”“宁德时代专属社会公众股”等,部分产品预期2天的收益就能达到5%,并宣称可以“每日返现,到期还本”。

2、开年至今,不法分子仿冒公、私募基金公司的行为愈发猖狂,不由得引发相关机构接连澄清。2023年2月24日,富国基金华润元大基金相继发布关于防范不法分子的风险提示公告。若拉长时间至年内来看,先后也有中信建投基金、长城基金融通基金等9家公募因遭仿冒而发布澄清公告,提醒投资者警惕风险。除公募机构外,部分头部私募甚至百亿级私募也未能幸免,相继遭不法分子假冒。为避免更多的投资者上当受骗,有业内人士提醒道,广大投资者在产品购买环节应做好销售人员和销售机构的资质鉴别工作。

基金公司打假进行时。2月24日,富国基金发布公告称,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官方App“富钱包”名义,通过短信形式向公司直销及部分代销客户发送诈骗信息,邀请客户通过加入QQ群的形式进行非法资金诈骗。

同日,华润元大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发现社会上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进行电信诈骗,并敬请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和识别能力。为警惕投资者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华润元大基金也在旗下官网特意标注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地址、客服电话、客服邮箱等信息。

而就在一天前,中信建投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发现市场上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假冒公司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应用程序(App)、百度、微信、微博等渠道进行非法宣传推介,骗取投资者资金和信息。中信建投基金强调,公司暂无官方手机应用程序,从未通过“FY”“工作”等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做单、做任务返佣”等活动或服务,也不会要求投资者将资金划入任何私人账户或向投资者索取任何账户密码,请投资者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二、如何识别此类骗局

严格意义上讲,识别此类骗局很简单,只要你看看资金流向哪里就知道真假了,如果是真的投资理财,收款的人肯定是对公账户,而且不是什么皮包公司,也就是说收款方与理财的相关内容是能对的上的。只要收款方是个人账户的或者是皮包公司的,基本都是骗局。

所以要识别此类骗局很简单,但即使这样,很多人也识别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前期有投入,有获利,而且全部都到账了,所以就相信这是真的。经过前期小额资金的试探,发现这是真的,所以就打消了疑虑,骗子让受害者如何入金,他们就如何操作,即使提出了疑虑,也会被骗子的话术打消掉。所以大额资金进入之后,就会发现提现不了,或者想要提现还需要缴纳各种费用,这个时候,基本上就确定是骗局了。但为时已晚,因为钱已经被骗走了。还有些受害者,按照骗子的要求,为了提现继续缴纳各种费用,缴纳几次之后,还是提现不了,还需要缴纳其他费用。骗子的套路一环套一环,当受害者认识到被骗的时候,开始想办法维权,在网上找专业的维权机构,结果又被这些所谓的维权人员骗了,这属于二次被骗,有的甚至是三次被骗。所以对这些受害者,都是有被骗潜质的,因为他们容易相信别人,自己无法分辨是非,最终被骗很多钱,从而可知,骗子的套路是全套式服务,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骗。

骗子也是深知受害者的心理,抓住了他们的心理,通过设计好的话术,自然就很容易诈骗成功。

有些人可能会说,想识别骗局还不简单吗?给这些知名机构或大公司打个电话核实一下情况不就可以了吗?说来简单,但是当受害者进入骗子的套路之后,他们很难醒悟过来,更不会去做被骗之前的调查工作。笔者从事反诈维权多年,只要少数几个人,是在投资被骗之前找我咨询的,笔者告诉他们这是骗局,后来他们就没有投资,也就没有被骗。多数人都是在被骗之后才找到我的,找我如何维权的。知道在投资之前网上搜一下,或咨询一下专业人士的,这是少数,作为普通老百姓在投资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常识,就是核实一下这个东西的真假,网上搜索一下相关的新闻和文章,就知道结果,基本上就不会被骗。当然,笔者也遇到过,受害者网上搜索知道是骗局了,笔者也告诉他这是骗局了,也仍然会投资的,这就是骗子的厉害之处了。这个时候,受害者知道这是骗局,但总觉得自己不会被骗,存在侥幸心理,结果最后还是被骗了。

三、如何进行反诈宣传

用血淋淋的案例进行反诈宣传,比普通的说教或发材料、下载反诈APP等更有效果,其实,这些知名企业或大机构,在知道自己被假冒之后,他们也会报警,只是告诉了警察,他们被假冒了,那些被骗的受害者与他们真正的机构无关。从这些知名企业的角度来说,他们撇清了责任,他们也没有遭受什么损失,最多就是名誉上的损失,他们基本上就不管了。这些受害者遭受的金钱损失,他们是不会赔偿的,也与他们无关。

受害者之所以被骗,完全是基于对大企业的信任,也就是说,骗子是利用了受害者对这些知名企业的信任,才诈骗成功的。这些知名企业,只是发一公告,告诉大家他们被假冒了,就完事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哪里去了呢?

笔者认为,这些大企业不能仅仅发一公告就完事了,他们应当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去帮助那些被骗的受害者,一起将骗子绳之以法,否则,这些骗子只会越来越多,打击电信诈骗,完全靠警察是不行的,全社会都要共同努力才可以。

当然现在对电信诈骗,我们提倡的是预防为主,打击为辅。之前是打击为主,预防为辅,后来发现根本就打不绝,所以更改了政策,这样以来,骗子就更猖狂了。

受害者维权是需要成本的,当然维权也是很难的。这些知名企业或机构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资金实力,在知道自己被假冒之后,应当报警,并催促警察将这些骗子绳之以法,从而还自己的清白,也帮助了那些受害者,解决了他们的困境。这才是打击电信诈骗的应有之意,虽然这些知名机构在面对电信诈骗时,他们也是受害者,只是名誉损失,没有金钱损失,所以他们没有动力去追赃,这也是现阶段我们反诈宣传方面存在的漏洞。

反诈宣传我们都觉得是公安机关的责任,普通的公民或企业没有这方面的责任,笔者之前出差的时候,看到警察在高铁站或火车站的广场上对路过的行人,要求这些人都下载反诈APP,也曾经亲自看到派出所民警,在办公楼里按楼层扫楼,要求办公室的人员都下载反诈APP,并发了相关的宣传材料,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警察的相关工作与努力,但仍然有很多人被骗,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进行反诈宣传,你还被骗,作为受害者,应该报怨什么呢?很多受害者都说自己不懂,结果就被骗,都是成年人了,不懂不是理由或借口。现在的仍然是很多的,所以我们还是要时刻注意,小心被骗。当然我们的反诈宣传工作也需要继续进行。

四、律师教你如何维权

被骗之后,第一时间肯定是报警,这还用律师教吗?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当然不用教,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没什么用,这是关键。有用的东西,就需要有人教。但是,有时候教了也没用,因为没有用。

在现行的法律制度框架下,受害者靠自己维权真的是很难,或者说很难有希望。只有一部《反诈法》,此法生效之后,能不能改变司法人员的固有思维,还不好说,所以目前来说,还没看到这部法律的效果。但这不能阻碍我们受害者利用此法进行维权。如果我们受害者不去努力,司法人员的观点不会改变,那么受害者的权利就无法维护,说到底,自己的权利还得靠自己来维护,如果你放弃了,那么不会有人替你重视。

笔者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被骗之后,受害者应该按照资金流向去追,这是唯一的有效办法。很多受害者会问怎么按照资金流向去追呢?用直白的话说,就是你的钱给了谁就向谁要,不行就报警抓他,或去法院起诉他。如果警察都帮你抓了他,就需要你亲自找他要了。问题是没人抓他,他骗了你,他还在逍遥法外。

那受害者会问,怎么找到收钱的人呢?笔者回答是,只能去找收款人的身份证信息。这个正常的合规途径是找警察去要,但是警察通常会以涉密为由,拒绝提供。这也是正确的,警察不能知法犯法。但是在无法抓人的情况下,受害者自己去找卡主要钱,这不可以吗?普通老百姓的私力救济不行吗?不知道卡主的身份证信息,如何去维权呢?这种情况下,警察不应该提供吗?建议受害者多和警察认真沟通,多沟通,应该得到相关信息的。怎么沟通还需要律师教吗?关键是看如何沟通。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1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