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英文

下文主要从贸易开放和投资开放两个维度寻找开放经济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长期增长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等都为老挝这样的落后国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学者们针对老挝和其他落后国家的赶超发展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基础。

一、贸易开放影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伴随着国际分工的问世,各个国家不再只专注于自产自销、发展国内贸易,而是积极加入国际交流,通过交换资源、产品、技术、劳务推动国际贸易的产生。

1. (新)古典贸易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这一概念最初由李嘉图提出,李嘉图在总结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后,一八一七年在其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从个人角度出发进一步上升到国家层面,阐释了国家间应该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即比较优势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英文

李嘉图认为绝对优势理论中各国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即使两个国家相比,其中有一个国家在生产两种产品上都不处于有利地位,只要该国在两种产品中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即选择对本国来说不利程度更小的商品,两个国家之间也可以开展国际贸易。

因为通过两国间的贸易交换,双方都能够比在本国生产时获得更多的产品,这样就能实现贸易双方共赢,进一步节约社会劳动。而由于老挝与中国存在一些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双方可以发挥在贸易往来和中国对老挝的投资中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共赢。

(2)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该理论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通过说明不同区域或国家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的原因解释了区域部门存在专业化趋势。要素禀赋模型要求一国在进出口商品中也要遵循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原则,因为这样能相对降低成本。

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英文

同时,如果该国出口本国相对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相对劣势的产品,对本国的生产结构也能产生相应的调整并对其进一步深化巩固,最终实现区域生产力提高的目标。以上两种理论都强调老挝要生产自身专业化程度高的产品,在满足老挝需求的前提下以产品盈余交换不存在比较优势的产品,最终达到双方共赢。

老挝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即基于两国不同比较优势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对老挝而言,老挝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矿产品、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等资源型初级品;

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英文

而中国劳动力和资本相对充裕,老挝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比较优势的不同成为两国经贸合作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 新贸易理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保罗·克鲁格曼领衔阐述了国际贸易中关于分工、贸易保护主义、最优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其中最富盛名的当属规模报酬递增主导的不同地区差异化产品的非完全竞争。

(1)产业内贸易理论

关于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在这一理论下的不同国家即使在资本与劳动力存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会存在产业内贸易,即厂商生产的产品一定会是存在规模经济效益的差异化产品,更不必说消费者本身偏好的演进就会促使产业内贸易的繁荣。

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英文

当然,一国虽然减少了自身生产的商品种类,但是通过产业内贸易,又能够增加国内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种类,在这种背景下,一国专注于生产某种商品,对此种商品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和威尔斯提出的一种关于贸易结构的理论。产品生命周期可以理解为产品在市场中的寿命。该理论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开发、引进、成长、成熟和淘汰五个阶段,也就是说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这样的一个周期。

但是由于各国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产品生命周期也存在着不同的发生时间和发展过程,这种时间的差异也进一步对国际贸易的方式产生变化。

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英文

弗农和威尔斯进一步指出,由于产品生命周期中创新、成熟和标准化阶段存在不断更替的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老挝可以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变化,在关键时期引进外国转移出去的产业,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产品生产转移至老挝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借此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3. “不幸的增长”理论

不幸的增长,也被称为贫困化增长,由经济学家杰格迪什·巴格瓦蒂在一九五八年提出。“不幸”表现在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促进产品出口时,该国的出口收入却反常减少。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便会出现“不幸的增长”现象:

(1)该国增加的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主要出口产品;

(2)国外市场对该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甚至无弹性;

(3)该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其供应量增长会影响产品的市场价格。这种“不幸的增长”现象在理论研究界并不太流行,因此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这是由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老挝一般出口初级产品,对国家贸易依赖性强。

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英文

虽然存在“不幸的增长”,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老挝的贸易条件不时造成明显恶化,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老挝通过国内生产增加也有可能弥补贫困化增长造成的损失。对此,老挝在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转变本国产业结构,避免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恶性后果,进一步通过对外贸易提升国内人均收入和福利效应。

二、投资开放影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提升老挝产业技术水平,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是指通过潜在的人力资本和研发支出等因素促进当地生产力提高的技术扩散,最终为老挝经济的长期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简而言之,外商投资不仅会对内进行资本积累,对外也能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1. 结构主义学派发展理论

以纳克斯、刘易斯、辛格、赫尔曼等为首的结构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创立了非均衡发展理论,首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发展中国家不适合新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发展模式。

原因在于,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老挝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不一定能适应国际市场价格机制,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老挝要想突破发展瓶颈,需要重大的体制转变,与市场经济强调的调节不相容。

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新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英文

(1)二元经济理论

二元经济理论又称为两部门模型,是由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一九五四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该模型假设由两个部门组成不发达国家:第一个部门是传统的、人口众多的农村部门,但是由于该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仅能够维持基本生存;

第二个部门是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由于其存在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可以接受农村部门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该理论正视了现实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外转移的现象,指出这是资源向更高效率部门转移的必然。许多国家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转向资本密集也印证了这一理论假说。

(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指出许多国家贫困陷阱的根源在于经济中存在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

发展中国家要想突围,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方式,在增加储蓄的同时扩大投资,但是由于其国内资本不足且没有创造资本的能力,因此老挝应该抓住机会,从国外引进大规模投资,形成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以冲破恶性循环,实现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针对小国面临的贫困恶性循环问题,许多学者后来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看法,诸如来自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的赶超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经济过程是两种冲突力量(创新与模仿)的相互博弈过程。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1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