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张思遥
零食赛道投融资难度明显上升,资本方变得更为慎重。
《第三只眼看零售》从多位消费领域投资人处证实,两个月前,在A股全面注册制之下,主板IPO“红绿灯”政策以窗口指导方式对相关企业上市做出禁止、限制及支持三种意见。其中加盟模式企业由于易向“类金融模式”演变,受到上市限制。
具体来看,商业模式是以烧钱做规模,快速发展加盟商,进而在短期内实现上市的企业成为监管限制重点对象。其中没有直营店,未投资建设仓储物流中心、商品加工中心的重资产项目,纯粹以“轻资产模式”运营等因素,是资本及相关机构评估限制企业的主要参考。
这导致以零食有鸣、零食很忙、戴永红等品牌为代表的量贩零食连锁品牌,在资本化路径上受到影响。多位投资人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限制上市会导致资本方退出难度增加,所以目前没有投零食品牌的资方,在3-5年内大概率不会再看。
不过,转机仍然存在。已经占据一定市场规模的头部零食连锁,也进一步升级战况,探索新活法。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第一条路是从港股或美股上市,避开A股限制。这对企业的规模要求更高,通常在百亿以上。资本也会从规模增长、流动性以及是否能够长线发展等方面评估投资标的。
第二条路是推动零食连锁品牌并购,为资本方留出退出渠道,同时促进行业整合升级。这一方面促使一些已经投资零食连锁的资本,将注意力投向生产上游,计划加强产业链配置;另一方面,零食连锁企业现阶段也在加速抢占地盘,以便在后期兼并购中掌握话语权。
第三条路是放弃投融资计划,通过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以实业经营模式发展。一位投资人对此分析称,“资本的钱只是锦上添花,能拿到加盟商的钱才真正有利于企业跑通商业模式。现在零食单店月销百万已成新常态,说明从业务角度看,这个赛道仍然具备成长性。”
店型变大、品类扩充
强化单店能力
投资方态度变化,影响着零食连锁企业资本化路径。该轮变化中,一些引入主流资本的零食连锁品牌的受影响程度,要强于诸多尚未融资的中小零食企业。
这导致零食连锁赛道同时感知到冷、暖两级。
从资本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的零食赛道及消费领域,确实冷了下来。
良品铺子战投部负责人高凯表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作用。一是资本会考虑退出问题。由于不确定性增大,只有那些在行业中深耕的消费类资本或产业资本才会继续关注;二是当前头部企业均有资本加持,所以留给新入局投资者的机会明显减少,这就导致资本方不再重点关注零食赛道。
某资本相关人士向《第三只眼看零售》表示,“加盟模式企业被证监会窗口指导限制上市,所以我们关注的少了。不过,直营模式还可以继续上。”
“是会有一些这方面影响,所以估值倍数给的普遍较低。”逐日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行健表示。
但从业务发展来看,零食赛道发展速度进一步增快,各家都在抢地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称,“外界可能当前感知不明显,但是再过几个月就会发现这个行业又变了。核心是我们要提升单店能力,保障90%加盟商赚钱。”
显著变化是多家零食店开始扩大店型,扩充品类,从而提升单店销售额,做多品类、全人群生意。
例如,此前休闲零食连锁标准店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定位做小店生意,现在已经扩大至150-400平方米;小店时期,零食连锁门店标配1200个SKU,当前发展至1600-2000个单品不等;增加的商品数主要由新品类构成,例如冻品、裸散(瓜子、花生等散称食品)等多个品类,围绕“吃”做生意。
这推动了量贩零食品牌单店销售增长,从月均单店销售30多万为常态,发展至月销50-60万。甚至“百万店”特例也开始复制。
“据我了解,赵一鸣河南开封首店,经营面积300平方米,日销突破10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同时,加速开店也是当前零食赛道一大发力点。
“我所接触的企业,至少有5-6个以上最近一个月都在快速拿店。例如某头部品牌仅3月份新签约门店就达到300家。外界可能等2-3个月才能看到,但内行已经感到如火如荼。”广西一位零食企业负责人透露称。
由此也能看出,零食赛道目前的主旋律仍然是发展门店规模,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具备未来坐在并购谈判桌上的资格。
企业着力点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看重拓店能力和规模化管理能力,认为应该以保障加盟商盈利的方式,不断吸引复数加盟商及资产型加盟者。
“对加盟商来讲,原来的常态是一个月净利润有3-5万就很满足。但有更多加盟商开出百万店就会促进他开更大的店。能拿出100-200万的个体投资者不少,只是以前是没有注意到零食业态。现在就不一样了。”某企业创始人分析称。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单纯靠规模化开店,很难建立竞争壁垒。加盟商规模起的很快,倒的时候也很快。”
为此,一些产业化资本、零食连锁企业也在发力产业链投资和后台供应链建设。尤其是在IPO受限之后,长线投入开始成为零食赛道认可的方向。
全国寡头不易出现
区域割据、并购整合
量贩零食店业态的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了大卖场、标超等多种业态。这主要体现在该业态从诞生、出现样板、复制、规模化发展直到并购整合的周期被明显缩短。因此也导致各企业需要尽快掌握穿越周期的能力,否则就会淘汰。
高凯对《第三只眼看零售》分析称,零食店崛起离不开大环境因素作用。一是宏观经济情况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滑,导致支出计划缩水,因为给零食店满足下沉需求提供了空间;二是线上流量增速下滑,线上渠道费用基本与线下持平,给了零食连锁企业高速发展契机;三是产业链完善,大量工厂过剩产能释放、加工生产能力提升,加上零食店多为现款现货采购,因而在商品性价比上具备优势。
一部分在折扣店、炒货店等业态中积累了多年经验的创业者,抓住了零食店机会,通过其加盟、门店管理经验开始快速复制。
上述发展路径也为零食店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商品同质化程度高、商业模式基本雷同等问题凸显。例如老婆达人是受到来伊份启发,零食有鸣、零食优选在选址、布局、陈列上模仿零食很忙。
“全国重点城市基本都被占了。湖南有零食很忙,西南有零食有鸣,江西,合肥有赵一鸣,来优品;浙江有老婆大人;上海有来伊份;昆明有零食很high,等等还有很多。”一位零食企业负责人分析称。
当一家企业在本土区域门店数逐步饱和,就需要向外埠市场扩张,进而面临与其他品牌短兵相接的局面。
这时候,零食企业通常有两个评估指标,一是新开门店爬坡期长短和爬坡期门店比例,它代表了异地孵化新店的时间成本。爬坡期一般在1年左右,太长就会影响加盟商信心;二是门店坪效和回本周期,加盟商基本需要满足在1.5-2年左右收回投资。这代表着单店运营能力。
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缺少地缘优势和先发优势,多数品牌很难在其他省份超越当地本土品牌跑出来。除非进入时当地就是空白市场。这也导致不少零食连锁开始发力乌鲁木齐、新疆、拉萨等边远省市,同时关注县乡镇等下沉市场。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零食连锁业内,基本认同不会出现全国性寡头。未来格局应该是以区域为单位,兼顾跨省扩张。全国会存在3-5家整体销售及门店规模靠前的头部企业,但各自有其主攻省份。
“比如说A企业全国规模最大,但它的重点区域可能只在湖南,到了四川,就是B企业当老大,同时在规模上属于全国老二。寡头是基本不会存在的。”一位企业创始人解释称。
这也意味着,行业并购整合即将到来。
一方面,IPO受限,使得部分参投零食企业的资本方需要通过并购整合方式退出。一些产业资本也计划通过并购其他企业增强其产业化布局能力。
另一方面,头部企业进一步发展之下,湖南、四川等重点区域会面临品牌饱和,就会促使企业以并购方式阶段性结束战斗。
“如果我们在广西达到600-800家店,就具备一定竞争力。别人能干掉的情况下不会找你谈,干不掉的时候才会找你谈。”广西某企业负责人表示。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1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