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视频

说到余江的茄子,据说要追溯到明朝初建时期。六百多年前,余江曾属饶州府辖地。朱元璋率义军揭竿而起,出没饶州鄱阳等地,某个8月的傍晚,余江一户农家正在蒸茄子干,义军寻香找过来,乡民赠送茄子干,软硬适中香辣有味的茄子干获得义军盛赞。土地革命时,余江百姓精心晒制茄子干,并以此作干粮支持革命。

据此,制作茄子干技艺在余江一代代口口相传。每逢时节或迎亲嫁女,或生日寿庆,余江人家以各种家制果点待客,茄子干最受欢迎。

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视频

就在今年春节期间,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个余江小伙子在北京工作,娶了北方女孩,亲家一家人来余江过年。 招待亲家当然不能怠慢,小伙子的爹妈恨不得把余江最好吃的美味全部找来。

第一顿饭,男方家请来当地的名厨上门掌勺。还没上主菜前,先端来一小碗切成片的茄子干,作为点心让客人尝尝。北方人看着这黑里带红的小东东,皱起了眉头:就端这个长得难看的东西来招待我们?

但碍于面子不好拒绝,女方爸妈只好捏了一小块尝了一下。没想到,这外形不好看的小零食一到嘴里就大放异彩:软糯香甜辣在口腔里回荡,越吃越好吃。客人喜上眉梢,连连夸奖好吃、好吃…..

女方一家待了个把星期,对亲家的热情招待非常满意。临走时,什么都没要,就收了亲家的一大包茄子干。过了几天,小伙子通知爹妈:茄子干一到北方就被“抢劫”一空,夏天要开足马力制作茄子干,越多越好。其实,这种类似欲扬先抑的待客故事每年都在余江上演,最后的结果大多以主客双方超级满意收场。

所以,莫看这小小茄子干,它味道香甜可口、辣得恰到好处,说起来还真是大有来头。茄子干是余江民间传统特色食品,据《余江县志》记载,茄子干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生产加工历史。

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视频

余江气候宜人,主要特点是春暖、夏炎、秋爽、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样的气候,让每年夏天的茄子获丰收。因此,每年夏季茄子丰收之时,余江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晒茄子干,那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余江茄子干几百年来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工艺繁杂、劳动量大。先要把新鲜茄子加工成茄子干皮。每年夏季茄子成熟季节,勤劳的农家妇女开始忙着采摘茄子,挑选个头大、色泽好的鲜茄,放大锅内煮软,剥开放太阳下晒成半干后,再用盐腌制半天,继续在太阳下晒,晒干成茄子干皮。茄子干皮做好后,接下来制作茄子酱。主妇用自酿的糯米酒、爆米花、辣椒、大蒜头等原料熬制成茄子干酱,也可以把糯米磨成粉,与辣椒、大蒜头等原料制酱。

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视频

前两样做好了,接下来就可以包茄子干。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阿姨大嫂邀来近亲乡邻妇女帮忙,用茄子干皮作皮,调制好的茄子干酱作馅,常是两块茄子皮间夹层酱,抹平,压整,一块长方形的茄子干便成了,放太阳下暴晒五六天,用蒸笼蒸,稍稍晾干,一块块棕红透亮甜香扑鼻的茄子干便制作圆满。

在周而复始的盛夏里,屋外的石头上、门口的竹竿上、椅子上,凳子上,都用簸箕装着已经做好的茄子条,一块块、一根根仔细地码放整齐,就像一首首短短的小诗,书写着村庄的夏季。

把茄子干装进洗干净净晾干的罐坛,一个家庭一年的早餐小菜就有了指望。它历史悠久,制作精良,糯米补中益气,大蒜消菌抑病,茄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对防治血管病有一定效用。而且对晕车、晕船及孕妇呕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夹心茄子干集香、辣、鲜、甜为一体,入口即爽,回味绵长,各家制作的茄子干风味各不相同,让人吃了还想吃。

用爱心做出来的食物,味里总是藏着醇厚馨香。走出家门的余江人,都怀揣着母亲或妻子亲手包的茄子干。不管前方的路走多远,有多长,家乡的茄子干却始终伴随左右,散发出家园清香,抚平游子心灵的疲惫。任何一份情感,都如茄子干,彼此心贴心,经过岁月熬煮、暴晒、风干的历练,那滋味才会醇香而绵长。

传承历史文化和民间传统技艺,是世世代代余江人的精神追求。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食品为主的物质生活空前丰富,食品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应有尽有。

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视频

然而,余江人并没有忘记茄子干这一民间制作技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余江茄子干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获得“江西省乡镇企业新产品奖”和“江西省科技新产品、新成果奖”等殊荣,更扩大了余江茄子干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影响,更激发了余江人传承民间手工技艺的热情。

每年的农历六月中旬,加工制作茄子干遍及余江城乡每个角落,余江茄子干这一民间传统食品制作技艺焕发着勃勃生机,展现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新格局,也催生出当地一批制作茄子干的“大咖”。

60多岁的桂雪英大妈从小就立下志愿,一定要干出自己的事业。还在十六七岁时,她就向自己的二姨学做茄子干。因为爱动手制作,每年她制作的茄子干邻里朋友都说好。在2000年左右,她开始大批量生产,在邓埠街道竹溪邓家创办了桂桂茄子干品牌,销路良好,一炮而红。

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视频

最近两年,桂雪英大妈又投资了60多万元,在竹溪邓家租了两间200多平方的房子为厂房,专门制作茄子干、芋头干、南瓜干等土特产。

为了制作更加精致美味的茄子干,她在选用原材料上下功夫,舍得投资。在杨溪专门请人合作,栽种本地茄子,以确保茄子品种,她自己与农户签订合同,提供种子;投资10万元让自己的亲戚栽种50亩甘蔗,制作优质红糖。

桂桂茄子干经过几年的打磨,茄子干产业在余江很有名气,带动了附近十多人就业。桂雪英始终从点滴上把关,无论是卫生环境还是包装盒都力求精益求精。

茄子干还搭上互联网,通过微信与快递,桂桂茄子干一路畅销。有一次,一位省领导参观了桂桂茄子干厂,尝了桂雪英的茄子干后,由衷地说道:“老干妈在全世界有名,我看你的茄子干也可以像老干妈品牌一样,走出余江,走出江西,走向世界。”

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视频

还有,邓埠街道建设路观音阁巷的随园土特产,由于不临马路,旁边房屋密集,不熟悉的人还真难找到。可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茄子干制作小厂,却一直生意红火,生产制作出来的茄子干订购者络绎不绝。

随园土特产经由鄢爱仙与鄢爱琴两姐妹2014年创办,因为生产出来的茄子干干净卫生、口味独特,所以一传十,十传百,销量日增,回头客众多。随园茄子干参加过江西省农博会、上海农博会及龙虎山农博会等,都受到客户的好评。专业的配方,优质精选的原材料,使得随园土特产名声在外。

不仅这几位,还有马荃镇于小葵更是制作茄子干的佼佼者。在于小葵记忆中,兄妹几个最小的的她从小就喜欢吃妈妈做的茄子干,“不用炒菜,拿出来就可以下饭吃。”她还留意到做茄子干可以“消化掉”当地很多农产品,像是辣椒、红糖、大米、茄子等。做得好的话,对自己和当地农户来说将是双赢。

2016年,于小葵的茄子干加工厂成立了,自创“于小葵 马荃旺峰”茄子干品牌。她认为,做产品要循序渐进,精选原材料,甜度、干度,都不得马虎。她加工茄子干有近20道工序,非常繁杂,有时候凌晨三点,于小葵就起床煮茄子皮。

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视频

于小葵家的茄子干用当地传统做法制作,味道纯正,曾荣获第十四届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上海)展销会参展产品金奖。有顾客称赞她:“好吃到停不了嘴,找到了原生态的感觉。”还有顾客在朋友家尝过后,觉得味道好,就扫盒子上的二维码找到于小葵购买,并且多次回购。

现在,于小葵负责余江农产品出村进城运营中心的整体运作,不仅经营实体店,还开起了淘宝店、微店,注册了抖音“带货”。常有微信主播打来电话,想跟她合作进行微信直播,“把家乡的味道传出去”。就在前不久,小葵的一位在美国生活的熟人带了一包茄子干回美国,被美国朋友尝过后,马上打来请小葵邮寄的电话……余江茄子干,飞越太平洋。

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茄子干的十种最佳吃法视频

天气慢慢热了,一到夏天,正适合晒茄子干,于小葵也即将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余江,不但让你在味蕾上留下一串足迹,也让你行程中亲历更多的见闻,而悠悠行走的时候,精神旅行中也留下了一串串足迹。或许有一天你要到余江来,那一定要去品尝一下当地特色的茄子干,经过时光沉淀的美食是不一样的,亲手制作,添加了爱与传承的美食,将会给你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记者 陈建红)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2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