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一休…….一休哥”
“唉,休息,休息,休息一下。”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阿 、一、唔、哎、奥”,记得曾经是这么传唱的。那是一首深深刻在七、八十年代人儿童记忆中的动画歌曲,虽然已经时隔四十多年了,但那时“一休哥”的聪明、“小叶子”的天真可爱、“新佑卫门”的忠义善良、“外鉴大师”的严厉慈祥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随时都能够伴随着歌曲,而浮现在脑海中。因为那曾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美好童年的记忆。
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主要讲述了一个日本小和尚,用聪明和智慧挑战狡猾奸诈的桔梗店老板和喜怒无常的幕府将军的故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集,但故事中充满了诙谐、搞笑的氛围,展现了小和尚面对棘手问题时的巧妙和睿智,再伴以其他人物的配合,一个活脱、可爱、聪明、伶俐的“小可爱”形象,就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头脑中。
虽然故事情节通常是虚构的,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但“一休哥”的真身,在历史上还是有章可循的,也是确有其人的。
据史料记载,“一休”出生于1394年2月1日,本名叫千菊丸,出身于日本的皇氏家族,其父是当时日本北朝的后小松天皇。由于种种原因,在他6岁的时候被送入安国寺,成为安国寺长老的侍童,当时的长老给起名为“周建”。
小时候的周建,虽没有像动画片中所展示的那么多机智故事,但说他聪明过人还是不为过的,尤其是诗词上的造诣,以他当时的年龄看,还是大多数孩童无法匹及的。其中,现存的、最早的,也是颇为有名的一首诗是《长门春草》:“秋荒长信美人吟,径路无媒上苑阴,荣辱悲欢目前事,君恩浅处草方深”。整首诗通顺流畅,意味深长。而那时他年仅13岁。15岁的时候,他写出的一首汉诗——《春衣宿花》:“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乎寤,一场春梦不分明”,被当时的人广泛流传。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即使是才华横溢,也免不了出家当和尚的命运,真可谓:虽生帝王家,终日香火伴,纵使万般才,唯有佛家缘。在失去了显赫家庭背景的加持后,年少的周建也只能追求心灵上的纯净。此后,他一心潜心修行,先后辗转于宝幢寺、建仁寺、西金寺、大德寺等寺庙,一直过着清心寡欲、一心修佛、全心悟道的生活。
说起“一休”这个法号的由来,这里还有个故事:
那是周建在跟随大德派高僧华叟修行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周建在漆黑的琵琶湖上搭船坐禅,忽闻一声乌鸦嘶叫,顿觉开悟。第二天一早,周建就把自己的领悟告诉了师父,师父说:“你已经到了阿罗汉境界了,但还没有修成正果。”周建说:“既然是这样,我也就不在乎什么正果了”。于是,师父华叟点头微笑,承认了周建的开悟。
鉴于周建的悟道,师父决定给他发“印可”——一种佛教中人对弟子的认可书,类似于我们的学历证书或各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由于华叟是日本著名的高僧,因此他发出的“印可”可以说是价值千金,不说可抵万物吧,但至少可以是包吃天下。但一休连看都没看,转身就走了。虽然后来那张印可还是到了周建的手中,但周建仍然初心不改,一把火将其烧掉了。
在师父华叟看来,周建的种种行为确实表明其开悟了,也确实是悟道了。为此,在周建25岁那年,他的师父华叟正式给他起了法号“一休’,其寓意就是“一切皆休,一切放下”。至此,一休的名号就此取代了周建,伴其一生。
夏虎说:
一个人的出身仅代表了骨子里的潜质,要想后天再有建树,就需要生活中人格的锤炼。就像一休,虽然出身在帝王家,但若没有经过寺庙中的苦苦修行,潜心研道,也就无法取得道法上的提升、人格上的提升,更无法获得“一休”的名号。
这好比当代的大学毕业生,过去的所有成绩,只能代表着你有做事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能做好、做成一件事,想要真正的达到不同岗位上的要求,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去领悟,去锻炼。这也是心学大师王明阳所提倡的“事上练”。所以,作为当代的年轻人切勿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活好当下,通过每一步的脚印,搭建自己通往理想仕途的阶梯。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2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