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4月, 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来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后,他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走,就问:“老表,这水挑来作什么用?” 老表回答说:“吃呀!”毛泽东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 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 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 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 毛泽东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 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 水浑浊得吓人。夫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 毛泽东皱了皱眉,关切地问: “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 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 河又远,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吗?”老表笑着摇了摇头。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 毛泽东找来村子里的人一起商量挖井, 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 毛泽东卷起衣袖、裤腿, 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 干得热火朝天。在挖井的日子里, 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 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 经过十几天的奋战, 水井挖成了, 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 群众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
红军长征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 他们要把这口井填掉。 沙洲坝人民听了怒火满腔, 决心拼死保住水井。敌人白天来填,群众就 晚上挖开;敌人填了五次,群众也挖了五次。 敌人无可奈何,只得罢手。
沙洲坝人民终于把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保住了。
新中国成立后,沙洲坝人民把这口井称作 “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 块木牌。后来又把木牌改为石碑,碑上刻着: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 念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是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另外一种说法。 对别人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的帮助铭记在心, 并且知恩图报,这本身是一 件很小的事,但同时,这又是一件很大的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是老区人民对革命领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最朴素 的感恩。这种感恩是时代的最强音。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2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