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退林还耕的关键,还是看国家退的是什么林?

许多读者对我国最近出台的退林还耕政策表达出了不同的,甚至消极的意见。有读者认为,这退耕还林才实施了几年,现在又开始退林还耕了,这就是瞎折腾。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其实,国家的退林还耕政策在长期来看,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以下是笔者对该政策的中肯的分析,希望各位理性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首先,众所周知中国森林覆盖率较高,但耕地面积一直较小。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2%,而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约18%。退林还耕政策的目的之一是适当减少森林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增产粮食。
我国森林覆盖率虽然达到22%,但大部分森林资源分布在西南等省份,而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如东北等省份森林覆盖率较低。所以,适当增加东北等主要粮食产区的耕地面积,可以起到很好的增产作用。
例如,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森林覆盖率只有21%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拥有约8000万公顷的土地资源,但由于森林较少,实际可利用的耕地面积不到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如果黑龙江省可以适量退林,将更多土地转为耕地,理论上粮食产量可以大幅增加。
以黑龙江某城市为例,该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7%左右,而域内有较多低效森林资源,退林空间大。该城市近年来实施退林还耕工程,将20多万公顷低效森林和草原转为高产田,有效增加了粮食播种面积,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类似的例子在东北其他省份也有,如吉林的榆树市就通过“以林养地”的方式,调整林地结构,减少低效林地面积约10万公顷,让这些土地发挥更高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增加东北等主要粮食产区的耕地面积,有助于缓解供需矛盾,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这也是退林还耕政策出发点之一。当然,如何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增加粮食产出,也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还有理由相信,国家在颁布这一政策之前肯定是做过深入的研判的。

其次,森林资源利用率不高。部分森林资源利用率较低,退林还耕可以更好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产出。
这里主要是指低效林地、次生林地等,这些林地生长质量较差,资源利用率较低,将其退林后转为良田,可以极大的提高土地产出。
例如,我国有较多红松林、赤松林等次生林,这些林木生长质量较差,经济价值不高,但占据较多土地资源。
如辽宁省红松林面积就达700多万公顷。这些林地如果进行退林,将其转为高产田,理论上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出。
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大连市森林覆盖率达61%,但大部分为次生林,主要为红松林,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大连市近年来实施“以林补耕”工程,对110万公顷低效林地进行退林,将其转为高产田,粮食产量增加了3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增加约4000元。
类似的例子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较常见,这些地区森林资源较丰富,但次生林较多,资源利用率偏低。进行退林还耕,可以更好发挥这些森林资源的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退林还耕的第二点体现在可以提高部分低效林地的资源利用效率。

农村发展滞后,收入较低。大量农村人口从事林业,收入水平较低。退林还耕可以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就业和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增加耕地面积,可以增加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如前例所举,黑龙江退林增加耕地后,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有较大提高。而退林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因此也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如林木采伐、林地清理、林地平整等都需要雇佣大量人力,这可以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增加就业。退林还耕后,耕地面积增加,对相关产业有拉动作用,可带动机械化生产、农资供应等,再次增加就业机会。
而且,退林还耕改善了村落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道路、电网等建设都有较大投入,这也可以吸纳部分劳动力,拉动相关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退林还耕政策还通常会对退林农户提供一定生活补贴,这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例如,吉林省榆树市退林还耕,不但增加了粮食产量30%以上,而且创造了约1万个新就业机会,村级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农村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都得到较大改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加约70%。
所以,退林还耕可以拉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粮食安全压力大。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巨大,退林还耕政策可以增加粮食供给,缓解供需压力,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主要粮食产区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8%,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一定程度的退林还耕可以增加部分耕地,提高产能,这可以显著增强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以东北三省为例,该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但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5%左右。近年来东北三省实施退林还耕,如黑龙江增加耕地600多万公顷,吉林和辽宁也有较大提高,这使得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增加约30%,对缓解中国粮食供需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退林还耕政策通常会定向支持粮食主产区,以发挥主产区集约化生产优势。如国家在东北、江苏、山东等主要产区大力退林还耕,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有助于充分发挥这些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综上,退林还耕政策的出发点在于增加粮食产出、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但也需要兼顾生态环境影响。理解这一政策需要从这几个层面来全面分析,来权衡不同影响。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3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