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本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介绍十大经济学原理,还在于探讨如何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十大经济学原理并尽可能将其中一些原理联系起来。】1. 资源配置与十大经济学原理人类的无限欲望和资源的稀缺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要求社会充分利用资源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就产生了经济学这门学科。经济学就是对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的研究,即关于资源配置的研究。在大多数社会,资源不是通过某个个体来配置的,而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和企业的共同行动来配置的。著名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在其教科书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书中归纳总结了十大经济学原理,包括关于人们如何作出决策的四条原理,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作用的三条原理,和关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如何运行的三条原理。原理一:人们面临取舍(或权衡)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你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原理五:贸易(交易)能使每个人受益原理六:市场通常是一种好的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2.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关于人们如何作出决策的四条原理原理一:人们面临取舍(或权衡)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所以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才面临着取舍,也就是面临着必须要配置资源的问题。为了得到我们所喜欢的一样东西,我们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样我们喜欢的东西。例如,同样的一小时时间,如果我们将其用于工作,那我们就放弃了闲暇,反之亦然。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总是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权衡。有些国家选择了先发展再治理,有些国家则选择了兼顾两者,不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来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你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面临取舍时如何配置资源呢?这就涉及到成本和收益分析。经济学上讲的成本是指机会成本,即原理二所说的“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你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或者说,从事一项活动的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从事这项活动而放弃的其它事情的价值。机会成本有别于会计成本,后者只包括涉及金钱支出的成本,即显性成本,而前者还包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的原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例如,你找老年人与找中年人问路相比,老年人很可能会更耐烦,给你更详细的回答。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老年人的时间的机会成本要比中年人的低。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也有类似的区别,这也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时间的机会成本更高有关。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有些决策无关于数量,而是在“不做”与“做”之间的选择。对于这种决策,只要收益超过成本,最优决策就是“做”,反之就是“不做”。但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到数量或程度上的细微变动。例如,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比如说苹果)后,要决定是否再多消费一斤苹果;企业在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之后,要决定是否再多生产一单位;企业在雇用了一定数量的工人之后,要决定是否多雇用一个工人。经济学家将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称为边际变动。理性人会怎么做决策呢?答案是,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决策。例如,考虑消费者是否要再多消费一斤苹果的决策。假定消费者把所有的收入用于消费苹果和橘子,苹果和橘子的价格之比为2:1。这里,消费者多消费1斤苹果就意味着少消费2斤橘子。多消费1斤苹果的边际收益是这额外的1斤苹果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增加值(即消费这1斤苹果的边际效用),边际成本是少消费2斤橘子带来的效用减少值。如果多消费1斤苹果带来的效用增加值超过少消费2斤橘子带来的效用减少值,那么,消费者应该多消费1斤苹果(也许应该继续增加消费)。反之,就不应该多消费1斤苹果(也许应该继续减少消费)。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如果理性人根据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较做出的决策对社会或组织是不利的,那么,就可以通过激励来改变人们采取某种行动的边际收益或/和边际成本,从而诱使理性人改变自己的决策。激励是诱使一个人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动的东西,如奖励或惩罚的可能性。例如,如果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了,那么消费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就增加了,人们就会倾向于减少消费该种产品的数量转而多消费其它产品。企业也会对成本状况的改变(如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和/或需求状况的改变作出反应,对生产计划做出调整。认识到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对于政策制定者是很有益的。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迅速提高了粮食产量,是因为承包到户使得农民劳动的边际收益增加了,农民自然会投入更多的劳动;民营企业之所以比国有企业更有活力,国有企业中之所以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与激励原理密切相关。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公众的反应,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不考虑公众的反应的话,政策就可能实现不了本来的目标。3.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作用的三条原理原理五:贸易(交易)能使每个人受益有些产品和服务你可以自己生产或提供,你也可以通过跟别人做交易来获得。你DIY有其机会成本,别人生产或提供时也有其机会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这时我们说别人在生产或提供那些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你就不会选择DIY,而会选择在一个介于两个机会成本之间的交易价格与别人进行交易,两人都从中获益。注意,在某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或提供上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是看机会成本更小还是更大,而非看生产效率。一个人(国家)可能在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或提供上都比另一个人(国家)更有效率(这时我们说前者具有绝对优势),但他(该国)不可能在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或提供上都有比较优势。贸易和交易的结果是生产变得更加专业化了。人们(国家)将自己的资源配置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专业化的结果是,每个人(国家)都能以低于自己的机会成本的价格购买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从贸易或交易中获益。事实上,只要交易是自愿发生的,交易双方必然都从中获益。原理六:市场通常是一种好的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交易的价格如何来确定?如果(1)市场足够有竞争性从而每个买者和卖者对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2)产品是同质的,(3)供给反映了社会的边际生产成本和需求反映了社会从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收益,并且(4)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那么,由供求量相等所决定的均衡价格就是社会最优的价格。原因在于,社会的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的数量都已经被生产出来,若少生产一点,则本该获得的好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之差)白白损失了,再增加生产的话,则社会的边际成本就会超过边际收益了。所以,市场通常是一种好的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换言之,市场价格由所有的企业和家庭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给定市场价格,所有的产出都由边际成本低于或等于均衡价格的企业生产,都由支付意愿超过或等于均衡价格的消费者消费。政府不需要决定价格,不需要指令哪家企业生产和生产多少产量,也不需要分配产品给哪个消费者和决定分配多少数量。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一书中指出:在市场上相互作用的家庭和企业,他们的行为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所指引,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家庭和企业实现了有效的市场结果。所谓有效的市场结果,是指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人的福利的条件下提高某一个人的福利,经济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帕累托有效(Pareto efficiency)。“看不见的手”除了可以引导一个行业内的资源配置外,还可以引导不同行业间的资源配置,前提是市场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当某个行业内的成本最高的企业仍具有正的经济利润(注意经济利润等于经济收益减去机会成本)时,就会吸引其他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直到进入这个行业的成本最高的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当某个行业内的成本最高的企业具有负的经济利润时,就会有企业退出这个行业,直到留在这个行业的成本最高的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实现了帕累托有效的结果。但是,也存在着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在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来实现更有效的资源配置结果。换句话说,政府可以使经济蛋糕变得更大。什么情况下市场会失灵呢?经济学上通常提到三种情况:外部性、市场力量和信息不对称。外部性(externality)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的活动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的不涉及任何补偿的影响。例如,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会影响到人们的福利。市场力量(market power)是指单个经济主体拥有的改变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一个卖粮食的农民只能接受粮食的市场价格,但中国移动则可以改变手机通话费。我们说单个农民在粮食市场上缺乏市场力量,但中国移动在手机通讯市场上拥有市场力量。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al asymmetry)是指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与交易相关的信息不一样多。例如,企业在劳动市场上雇用工人时对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显然不如工人本人了解,企业对工人的努力程度的了解也不如工人本人。这三种情况下,通过市场机制达到的结果通常都不是帕累托有效的结果,设计良好的公共政策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另外,帕累托有效强调的是效率。根据帕累托有效的定义,即使所有财富集中于一个人的手上而其他任何人没有任何财富,那么这种配置也是有效的(如果拥有全部财富的那个人对其他人的福利漠不关心,并且他喜欢拥有尽可能多的财富)。因此,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并不见得是公平程度合理的配置。如果市场配置的结果公平程度不合理,那么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来改变配置。换句话说,政府可以改变经济蛋糕的分割,以实现更加公平的配置。市场配置的帕累托有效的结果只关乎效率而无关乎公平。由于人的能力有强有弱,市场配置结果有可能是贫富悬殊的。有些人会富甲天下,有些人甚至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征收收入所得税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4.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关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如何运行的三条原理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各国之间生活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例如,下面三张照片依次展示了英国、墨西哥、马里这三个国家的典型家庭所拥有的所有物质财产。 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 一个典型的墨西哥家庭 一个典型的马里家庭用什么来解释这么巨大的差别呢?答案是,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生产率(productivity)是一个工人每小时能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如果一国的生产技术先进,可利用的生产要素多,并且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高,那么,该国工人每小时能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数量就多,也就是说该国的生产率就高,从而人们就能够消费较多的产品与服务,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反之,如果一国的生产率低,人们能够消费的产品与服务就少,生活水平就低。同一时期世界各国的横向比较是如此,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也是如此。当一国的生产要素积累减速甚至数量下降时,如人均资本数量已经很大和/或人口老龄化导致工作年龄人口数量下降,那么,提高一国的生产率只有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我国政府实施“万众创新”和“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其背景就是资本积累减速和人口红利消退从而经济增速减缓。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我国曾经有段时间食品价格涨价较快,民间出现了“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什么”等说法,这些说法生动地反映出物价上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经济学上把经济中物价水平的总体上升称为通货膨胀(inflation)。是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呢?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是由货币量的增长引起的。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例如,20世纪20年代德国曾经经历了恶性的通货膨胀。1922年1月—1923年12月,德国的物价急剧上升,例如,一份日报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1923年9月的1,000马克。然后,在1923年秋季,价格飞涨起来:10月1日一份报纸售价2,000马克,10月15日则是20,000马克,10月29日100万马克,11月9日1,500万马克,而11月17日达到7,000万马克。1923年12月,价格突然稳定下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货币供给与总体物价水平的走势相当接近。宏观经济学上用货币数量论来说明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若货币流通速度大体保持不变,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中产出的增长速度的部分必然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上升速度(即通货膨胀率)。如何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理解这条原理呢?在货币供给增加时,原来的物价水平不能满足货币资源配置的供求平衡,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顺便说一句,由于资源配置效率取决于相对价格,而在货币供给增加时并非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同比例变化,通货膨胀就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当然,后面这句话是用资源配置来理解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而非理解通货膨胀本身。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如果一国的经济既处于长期均衡又处于短期均衡,用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来描述就是经济处于总需求AD曲线、短期总供给SRAS曲线、长期总供给LRAS曲线的交点,那么,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和有效率的使用。这时,如果政策制定者不是狂热地追求GDP,那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没有必要调整。下面我将假设政策制定者并非GDP的狂热追求者。然而,经济不时遭受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冲击,因而经济的常态是并不处于长期均衡,也就是经济中的产出水平(实际GDP)并不等于其潜在水平(或称自然水平,即经济中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产出水平)。这时,政策制定者,尤其是货币政策制定者,有激励改变政策促使总需求曲线移动:若产出水平高于潜在水平,则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减少总需求);反之,则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增加总需求)。由于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产出的变化必然伴随着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化,而产出的变化又意味着失业率的反方向变化(例如,产出增加要求企业雇用更多工人,从而失业率下降),因此,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在短期,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下面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首先,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刺激了支出的总体水平,从而刺激了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接下来,更高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引起企业提价,但是,同时也鼓励企业增加产品与服务的供应量和雇用更多工人来生产那些产品和服务。最后,更多的雇用意味着更低的失业。由此,我们看到,在短期,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物价上升和失业减少,也就是说,通货膨胀与失业两者之间存在权衡。这种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这种取舍关系告诉我们,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政策制定者必须暂时增加失业,或者为了减少失业,他们必须接受较高的通货膨胀。如何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理解这条原理呢?原理十只是原理一(人们总是面临着取舍)的一个应用:同一项政策若被用于降低失业率(增加产出),它就不能用于降低通货膨胀率。5. 结束语由于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我试图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理解曼昆教授总结的十大经济学原理。原理一(人们面临取舍)是指人们面临着资源配置的问题,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你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是说在考虑资源如何配置时要使用机会成本而非会计成本的概念,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是思考资源究竟应该如何配置所使用的方法,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是如何诱使人们改变其原本的资源配置。原理五(贸易或交易能使每个人受益)是指人们(国家)可以通过将资源配置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服务进而通过交易来获益;原理六(市场通常是一种好的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是说在不存在外部性的产品的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可以指引家庭和企业实现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是说当市场配置结果无效或公平程度不合理时,政府可以改变市场配置结果,实现更有效和更公平的资源配置结果。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是说一国的生产技术、可利用的生产要素数量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决定了一国的生产率从而决定了生活水平。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是说在货币供给增加时,原来的物价水平不能满足货币资源配置的供求平衡,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只是原理一(人们总是面临着取舍)的一个应用:同一项政策若被用于降低失业率(增加产出),它就不能用于降低通货膨胀率。资源配置在经济学中是如此重要,以致我在给大一的学生讲“经济学原理”这门课时会开玩笑说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到死都不能忘记资源配置这个关键词。以上理解仅供参考,欢迎持不同意见者与我讨论。(完)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瞩漫谈。http://weixin.qq.com/r/vCl7YwXELFhTrUEA93yu (二维码自动识别)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4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