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都是一家人 共过好日子】光明日报记者 方曲韵、刘江伟、尕玛多吉“那曲最高,昌都最险。”这是在西藏人尽皆知的一句话。那曲有多高?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由于空气含氧量低,走在那曲市区街道上,甚至看不到一棵树。昌都有多险?从芒康县前往相邻的左贡县,路途并不遥远,160公里左右,途中却要翻越拉乌、觉巴、东达三座海拔3900米以上的大山。在这样的空气稀薄之地,这样的山高谷深之地,当地干部群众缺氧不缺精神,推动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特色产业等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在西藏迈向全面小康的征程中,一股强大的“内生动力”正在被激发出来。会带货的当地人每年,西藏的春天总会在藏东南首先到来。扎西拉姆今年28岁,一直生活在昌都市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大家都习惯叫她“盐田姑娘”。在她的记忆中,随着春天一起到来的,除了漫山遍野的桃花,还有当地最好的桃花盐。“盐田姑娘”扎西拉姆今年28岁,一直生活在昌都市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摄/光明图片盐在这里的形成如同一个奇迹。盐井纳西民族乡党委书记张斌介绍,芒康地处澜沧江畔,藏东横断山脉腹地,澜沧江奔流不息2000多公里,却只在这里留下盐井,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勤劳的先民们世代凿井背卤,再用木棍、木板沿江架起了晒盐的梯田。每年3月晒出的盐,白中透粉,质量最好,也就是当地人口中的桃花盐。如今,澜沧江两岸,数千块盐田层层叠叠,很是壮观。曾经,盐是支撑芒康这座茶马古道小城发展的动力来源。当下,最重要的发展动力来自生机勃勃的当地人。昌都市芒康县村居。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摄/光明图片2008年,井盐晒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以来,当地政府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对盐田进行保护和修缮,还定期邀请井盐晒制技艺传承人对盐民进行培训。依托这片得天独厚的盐田,当地的旅游业火了起来,柏油路通到了村子口,不少盐民摇身一变成为民宿老板,美丽风景转变为美丽经济。扎西拉姆尝试在抖音上开了一个账号,除了分享盐的晒制过程,还把自家种的葡萄、酿的葡萄酒等具有芒康特色的东西全发到网上。“过去只知道晒盐,没想到自己还挺会‘带货’呢!”扎西拉姆笑着说。比扎西拉姆更会“带货”的是果拉卓玛,果拉丛藏家乐的老板娘,主要经营一道远近闻名的美食加加面。加加面——“不停加面”,每一碗面极少,刚能盖住碗底,配上喷香的猪肉臊子,恨不得一口就能吃完,每位客人来了都要吃上好几碗。果拉卓玛热情地介绍,2010年盐井加加面列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店里每天都能卖出上千碗,一年收入50万元,还成功带动了村里10余户贫困户脱贫。有人感慨,会“带货”的老板娘,才是果拉丛出名的独门秘方。现在,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沿着214国道来到芒康,被当地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所感染,买几包桃花盐,品一品各家自酿的葡萄酒,再来几碗加加面。尝过了这些,也就尝到了当地人口中“风和阳光的味道”。课间,昌都市边坝县拉孜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操场上跳舞。光明日报记者 方曲韵摄/光明图片擅造血的医疗队左贡县紧邻芒康县,同样藏在横断山脉深处。地广人稀,道路崎岖,看病远、看病难问题曾经困扰着当地老百姓。回忆起第一次来左贡时的情景,现任左贡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特聘主任的马红雨记忆犹新:“非常吃惊!当时检验科什么设备都没有,全靠一两个医生手工操作,能检测的项目只有十几个。”2011年,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与左贡县人民医院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马红雨作为第一批派驻专家来到左贡。当年,检验科就添置了生化仪、血细胞分析仪等设备。在马红雨的耐心讲解指导下,检验科全员都能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快速检测是实现准确快速诊疗的前提,现在各项检测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大大提升了后续诊疗的效率。”马红雨介绍。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的支援下,近年来左贡县人民医院还新成立了包括急救中心、儿科、高原病诊疗科、皮肤科、眼科、康复医学科、感染管理科等在内的11个专业科室,并购置了螺旋CT、大型制氧机、输血系统等一大批先进医疗仪器。硬件有了,但高原上最缺的还是人才。为破解这一难题,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通过“师带徒”医疗帮扶活动和组织人员到北京培训等方式,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术强、留得住的骨干力量。藏族医生扎西松姆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青年医生。2013年,当时仅27岁的扎西松姆到北京培训了半年,回到左贡后很快就被任命为妇产科主任。2019年9月,她又参加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首轮“师带徒”医疗帮扶活动,结业考评时荣获医师组第一名。“现在,我即便是回去了,也不用担心科室的医疗水平会下降。”马红雨说。除了留设备、留技术、留人才,对口帮扶更为西藏卫生健康事业留下了好的制度和标准。在昌都市丁青县,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专家医疗队根据丁青县人民医院各科室实际,相继开展了包括“包虫病根治肝切除术”“包虫病特异性抗体检测”“两型包虫病超声诊断”等134项新技术新业务,规范了包括“感控管理标准”“护理质量管理”在内的10多项制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把病看好了,马红雨觉得这就是千里帮扶的最大价值。通过“造血式”的医疗扶贫方式,高原上真正留下了一支又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当股东的农牧民变化,也在藏北草原悄然发生。从家到奶站的路,牧民尼珠再熟悉不过。每隔三四天,家住那曲市色尼区达萨乡阿达村的尼珠便要骑上摩托车,将牦牛鲜奶卖往嘎尔德中心奶站。“奶站离家就20分钟车程,一趟能运50斤奶,卖600块钱,方便!”尼珠说。过去,不少牧民的家远离市区,自家产的牦牛鲜奶因为运输问题无法销售。如今,像这样的一级奶站遍布色尼区12个乡镇,延伸到草原深处的134个牧业行政村,并通过冷链体系将牛奶源源不断送往嘎尔德基地加工厂。经过统一加工处理,奶油、拉拉、酥油、奶渣等7大类牦牛乳制品,被运往本地中小学校、拉萨的门店等,送上消费者的餐桌。那曲是高寒纯牧业县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这里的高寒气候拒绝了大多数生命,却构建了牦牛、牧草和人,这一简单而稳固的生物链条,历经数千年。那曲市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内,当地农牧民在生产牦牛乳制品。光明日报记者 方曲韵摄/光明图片曾经,藏北草原的牦牛肉、牦牛奶等牧业产品虽然质量好、有特色,但产量低、周期长,精深加工产品和知名品牌基本空白。有好产品,却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市场,怎么办?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扶贫优势,当地政府一方面大力发展牧业经济合作社,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组织起来,为对接龙头企业夯实合作基础,一方面大力改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夯实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2018年1月,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开始运营。以奶制品深加工为突破口,色尼区探索出了适合藏北牧业发展的“一十百千万”模式,即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十个奶源基地,十个奶源基地带动一百个村级合作社,一百个村级合作社带动千户牧民,千户牧民带动万头牦牛奶牛。通过统一品牌、统一订单、统一销售,嘎尔德在牧民与消费者、草场与市场之间搭建起了桥梁,为好产品找到了好销路。截至目前,嘎尔德已吸纳76个贫困村、3203户16227名群众向基地供奶、销售肥料、草地流转等,共向群众兑现收益2800多万元。于是,传统农牧民纷纷变身“股东”,变身技术工人,村里的大学生也渐渐回来了……藏北草原上,美好生活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采访札记】寻访西藏变化的密码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方曲韵从昌都到那曲,紧紧相依的两个市,我们却走了近半个月时间。从横断山脉到藏北草原,从村民新居到高山牧场,沿着雪域乡村的褶皱腠理,贴着藏族百姓的生活脉络,我们急切而又小心翼翼地寻访西藏变化的密码。在昌都洛隆县,我们见到了洛隆县副县长王金星,他是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干部。短短一年时间,他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故乡,开口闭口就是“我们洛隆”,俨然是主人公的姿态。一批批援藏干部把心安在了这里,把这里当成了家,毫无保留、一心一意地支援高原建设。在昌都边坝县,64岁的巴桑老人紧紧握住我们的手,眼里泪花闪烁。丈夫去世后,她一人带着女儿,日子如同在刀尖上过。2016年,她搬进了新居,生活来了个大变样。养老保险、草原补贴、种粮补贴……她掰着手指头,数不清的脱贫优惠政策。“年纪太大了,想再年轻几岁。”老人突然羞涩地像个小姑娘。在那曲嘎尔德牧场,我们见到了返乡大学生德吉拉姆。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出生在城市的她,没有选择在城市工作,而毅然来到了牧场。她向往夏日草原的青涩味道,享受与公司共成长的奋斗经历,看重牧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蓬勃朝气。一片土,一个故事;一群人,一部传奇。行走在雪域高原,新变化新故事层出不穷,纵横交织,汇聚成一部暖人心脾的故事丛书。从这部书里,可以见到西藏改革发展的缩影,可以读出西藏奇迹背后一批批党员干部的奔跑和努力,更可以感受党中央治边稳藏的决心。新时代西藏,正朝向美好生活大步走来。《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1日 07版)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4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