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说到中国的吸毒历史,可能很多人会把它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伴随着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大清王朝封闭的大门,鸦片,这个让国人背上“东亚病夫”恶名的魔鬼才大肆的在中华这块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传播开来。其实,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就发明了一种很来事的类似毒品的东西,并在上流社会士大夫中广为流行。这就是:五石散

何为五石散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五石散

称其五石散是就其五味主药: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石硫黄而言。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五石散有温阳的作用,对伤寒病症和壮阳有一定的疗效。五石散有不同的组方,比如葛洪的五石散里面具有朱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巢元方的五石散就是近代认同率比较高的,有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这些药物都有温阳,温煦脏腑之阳的作用。但是不论是哪一种组方,都是有毒的。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五石散之毒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按文献记载就是“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据皇甫谧的《寒食散论》,五石散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伴随毒性发作,产生巨大的内热,为了散热,因此需要一整套极其细微而烦琐的程序。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首先,服后一定不能静卧,而要走路。所以魏晋名士最喜欢散步,称之为“行散”,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格外喜爱锻炼身体,而是因为偷懒躺下就性命不保的缘故。其次,饮食着装上也要格外注意。服药之后全身发烧,旋即又变冷,症状颇像轻度的疟疾。但他们发冷时倘若吃热东西穿厚衣物,那就非死不可了。一定要穿薄衣,吃寒食,以凉水浇注身体。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竹林七贤图

五石散还是时装之敌。服药之后,人的皮肤特别敏感,很容易被磨破。新衣服比较硬,所以魏晋名士大多痛恨新衣服,而喜欢穿柔软的破旧的衣衫,一副艰苦朴素的样子。比如东晋的大将军桓温,就受不了新衣服。他倒不是希望死后有人收集他的衣物,搞个“桓大将军艰苦朴素生活作风展”,而是实在无法忍受硬邦邦的新衣服。衣服不仅要旧,而且还要宽大,免得它磨皮肤。鞋子最好也别穿,要穿就穿木屐,以减小和皮肤的接触面积。鲁迅先生就说过:“我们看晋人的画象和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王羲之东床坦腹图

魏晋名士不但不爱新衣,也不爱浆洗衣衫,因为浆洗过的衣服太硬,他们受不了。这些经年累月不洗的衣服里头就会滋生虱子。所以你看那些名士高雅得无以名状,一副活神仙模样,为现代小资所万万不及。比如东晋王恭,披宽大的鹤氅裘,于小雪时节乘肩舆而行,望见的人觉得简直帅呆了,称其为“神仙中人”,但你要是剥了这位神仙中人的鹤氅裘,多半会发现他虱子满身爬。

服药不仅给生活带来某些不便,而且若稍有不慎,后果非常严重。例如散发,是其中的关键。所谓散发,就是将药中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发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死,也将终身残废。而散发的重要一点是,必须在服药后要多喝热酒、好酒,每天饮数次,使身体薰薰有酒势,即处于微醉状态,如果饮冷酒或劣质酒就可能会送命。西晋裴秀(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就是因服药后饮用冷酒而致命。故孙思遂说,“凡是五石散,先名寒食散者,言此效宜寒食,冷水洗取寒,惟酒欲清热饮之,不尔,即百病生焉。服寒食散,但冷将息,即是解药热。”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饮酒图

其实寒食散的药方,汉代就有了,一般认为发明者是张仲景(药方与魏晋时有所区别,主要是用于治疗伤寒)。但从现存的文献材料,我们很难见到服用寒食散的记载,说明汉人服用此散者不多。五石散的广泛流行是从魏人何晏改造药方后服用见效,加以推广后开始的。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张仲景

清代的俞正燮对五石散之危害进行考证后认为,其杀人之烈比鸦片还厉害。有人估计,在五石散流行的近千年间,被毒死的人有近百万,吃出毛病的更是难以计数。

五石散历史故事

五石散的推崇者——何晏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何晏(?-249年),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何晏来头不小,不仅是魏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主张无为无名,而且是曹操的女婿。广为流传的是“貌若潘安”,下一句其实是“敷粉何郎”,这个何郎就是何晏。他的主要功绩是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玄学理论,他的名气多半来源于“五石散”。五石散的真正兴起来自于何晏的推崇,他在张仲景先生的药方上加以改进,完成了药品到毒品的最终转换。

据说何晏是位小帅哥,脸色白皙,自恋成癖,终日粉饼不离手,随手补妆。他娶了魏朝公主,身为驸马,依旧不肯本分做人,好色之心,无可抑制。据传他首先服用五石散就是因为它的壮阳之功效。否则他白面书生一个,擅长的是搽着粉谈天说地,绝非体力运动的健将,确也无从应付众多女人。他自称服用了五石散以后,身体大大好转。“何晏耽爱女色,开始服用五石散,马上体力转强。”五石散原本也不是壮阳药,只是经过何晏改进,居然可以解决“多年的烦恼”,一下子占据了晋朝广大的医药市场。服药后,人体忽而发冷,忽而发热,然而精神却可以进入一种恍惚和忘我的境界之中。“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局牖,八荒为庭衢”,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只有膨胀的自我意识,任意所之。

五石散的疗效非常明显,服用轻则十分痛苦,重则丧命。但在何晏的引领下,名士争相效仿,乐此不疲,当作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吟诗清谈都要服散饮酒。名士们在朝不保夕的年代里,始终以一种高洁雅致的梦想支撑自己。他们宁愿服药身亡,也不希望自己在斗争的中心沉没。

五石散换来的是一时的快乐和繁华。它的推崇者何晏,亦没有逃脱名士横死的命运。但是曾使多少人沉沦的五石散并没有随之消亡。到了隋唐,甚至出现了《解散方》,可见五石散的魅力所在。五石散,也许真的成了后人对那个时代的一种遐想,是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时尚,更多的是一种痛苦。

五石散的“受益者”——王戎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魏晋 五石散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曹魏凉州刺史王浑的儿子。八王之乱时期,群雄割据,天下大乱。

齐王司马冏,一度控制洛阳,另一个王爷河间王组织联军讨伐齐王。齐王司马冏召集会议,讨论对敌策略。王戎当时担任尚书令的高官,级别相当于副总理级别。他在会上侃侃而谈:“人家带兵百万,势不可挡。我建议你退休回家,安享天年。急流勇退,放弃权力,当真是万全之道。”司马冏的谋士勃然大怒,建议处死王戎。”王戎见状表示要上厕所。不一会儿忽闻有人叫唤:“了不得了,王大人掉茅坑里头了!”大家让人把王戎捞起来以后,把这位浑身恶臭的王大人送回府第。王大人声称自己是“药发”,才会失足跌入茅坑。一通混乱下来,让王戎逃得一命。由此可见,那时人们对用药的人是多么的宽容,本该砍头的王戎,就因为他说了句“药发”,得以逃过一劫。

古代人最注重守孝。父母死了,做儿子的几年之内都不能再担任官职。守孝期间,孝子要痛哭流涕,不吃肉不喝酒,更不能穿好衣服。王戎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却不遵守这些规矩,又喝酒又吃肉,但是这些酒肉似乎于他却无多少滋补,他容貌憔悴,身体虚弱,要拿着拐杖才能行走。当时另一个官员和峤也在守孝,他完全遵守一切规矩,吃米饭都要称好再吃,怕超过孝子的饮食标准。但是,大家却认为王戎比他更孝顺。皇帝对大臣说:“和峤守孝时过于刻苦,让人担忧。”大臣却回答说:“和峤克扣自己饮食起居,却只是‘生孝’,王戎却是‘死孝’,我认为真正值得担心的是王戎。”由此可见五石散之危害。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2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