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号:【克哥终身成长】欢迎订阅,让终身成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你好,我是克哥。
上个月我的读书量和观影量,都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每天有太多事情要忙,
一方面是开了一本700页的大部头,营销领域的著作:《营销管理》
通过在短时间内大量地读书和付费学习,包括实践,让我逐渐修正了一些错误的认知,比如营销=销售=讨厌。
之前我对于“营销”的态度呢,是很不屑的,认为产品为王,埋头做好产品,一切都会随之而来,
带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的偏见,看待着一切营销行为,甚至我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
但后来我才发现,销售行为只是市场营销的冰山一角,甚至市场营销的目标,就是让销售变得多余。
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理解顾客,进而让产品适合,并能解决顾客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自我销售。
如此,才不会出现把梳子卖给和尚的谬误。
一个好的营销策划是会加分的,也能创造出更多社会价值,关键点在于,让供需两方得到匹配。
并且营销呢,我认为也不止存在于产品上,对于个人也是如此。
1、
先说产品上的营销,
史玉柱在他自述的书中,提到五粮液的案例。
在一九五几年,让中国老百姓报出最好的5个酒,其实报不出五粮液,虽然它也是好酒,但是并不是最顶级的,
现在五粮液的销量很大,这和他后面持续宣传有关。
有的以前排名比较靠前的酒,现在销量连它的尾数都不到。
比如八大名酒、十六大名酒,很多销量都很惨淡,品质不见得比五粮液差,但是很多销量都不行。
《闪电式扩张》中,里德·霍夫曼提到,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推广出色的优秀产品,几乎总能击败推广不佳的伟大产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是在消费者几乎面临着无限选择的时代,
如果你缺失了这一方面的知识,就很难把自己的东西,匹配给真正需要的人,
也无法深度地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甚至都没有被看到的机会。
进一步来说,好的产品和好的营销,两者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
2、
对于个人而言,
我发现很多人都是羞于谈论自己的,谈论自己喜欢的东西,谈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是近三天可见。
其实我之前也是如此,在我远离社交网络的那两年,在疯狂充电提升自己的时期,
自身确实得到了成长,生活习惯和投资事业也略有起色,但得到受益的,但仅仅只有我自己。
后来我开始做自媒体,开始拍视频、写文章,传递我的思考和认知,
现在最高的一条视频播放量达到了几十万,还经常会收到读者私信发来的感谢。
其实自己读书也好,运动也好,都是一种输入的行为,确实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如果进一步来说,我们不妨让输入输出形成闭环,
比如读书+写作,这除了可以检验我们的思考是否逻辑通顺以外,
他人看到你的文章,或许也能得到些许启发,给到你一些反馈,
由此你根据反馈,又能够迭代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进而思考质量和文章质量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会吸引到更多读者,提升了影响力,更多机会和财富,也会随之而来。
如果我们只有输入呢,其实就很难检验学习成果。
比如一些概念上的思考,是很难放到现实生活中检验的,
如果再不通过写作梳理出来,接受“真实”反馈,或者包括一些不同意见的话,其实很容易就会脱离客观现实。
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是一个榜样,无论你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
在这个时代,不发声等于不发生,发声的重要性,被自媒体这个杠杆空前地放大了,
通过表达你的思想,你可以链接到同频的人,
通过表达你对行业的洞见,你可以到链接到资源、人脉、机会等等。
3、
最近我觉得「布道」这个词很有意思,
按我的理解呢,布道就是真诚的,坦率的,把自己喜欢的、认可的东西和思想推广出去,
同时,也不因为任何短期利益而违背原则,因为信任的建立是很难的,但破坏很容易,往往就在一瞬间。
在我们自身成长的同时,让他人因为你的变好而更好,由此获得双向成长,多份回报,这件事本身,就很有价值。
进一步来说,布道者这个身份,是随着你不断地写作、输出、表达自己所达到的一个必然结果,
因为每一个人,最终能,也只能形成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品牌。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的,不是一两个标签就可以概括的。
每个人生来都只能是原创,但有的人活着活着,不小心就把自己活成了盗版。
END
今天是持续日更写作的142/150天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3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