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2017 年 7 月韩联社报导,韩国前总统文在寅为了消除财阀与学阀等因素,对政府机关选才的影响,规定于当年 9 月之后,全国所有公家机关都将采用「盲眼选拔」(???? ??,英文:blind auditions)制度,招聘新员工。
这里所说的「盲眼」,指的并非招聘身心障碍者,而是依《公共机构实施盲眼选拔方案》(2017 年 7 月 5 日发布)规定,要求各级政府机构的应征入职申请表,不得要求求职者写上出生地、家庭背景、学历等内容,同时也禁止求职者于履历放上照片等。而 7 月即有 332 处公家机关开启了「盲眼选拔」,9 月全面于全国公务机关实施,至今更已慢慢推广到民间企业。
然而,此规定实施至今,也引发了不少社会争议:如韩国就业网站〈Job Korea〉就曾针对「盲选」政策,访问了 374 位面试主考官与 806 位面试求职者,调查结果一面倒地显示,盲眼选拔制度,只是让「面试」的比重与决定性,更大幅地增加而已。
原本「盲选制度」的立意,是希望能藉此摒弃面试主考官在初审履历时,先入为主的偏见因素(诸如面试者学历、家乡出身等),好专注于求职者的专业技能与从业经验;然而无论在政府机关或大企业体系内,如今每到面试时刻,时见到场内外大排长龙,动辄数十、甚至数百位面试者,每人只能在短短 10-15 分钟内,想方设法让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这时候,原本没写在履历表上的学历、出身等等,往往同样成为面试官和应征者问答的重点。
因此,很多韩国人都认为,盲选制度不但无法解决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三缘关系」问题,反倒让当地原本就非一日之寒的「外貌至上主义」,更加严重。
什么是「三缘」?对韩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说到这里,想必许多喜爱韩国文化的读者,都多少听闻过韩国人非常重视「三缘」:这三缘除了我们所熟悉的「血缘」外,韩国人还特重「学缘」(??)与「地缘」(??)——当年文在寅推动盲眼选拔的美意,即是想要打破「缘」的制约,创造机会更平等的社会。但真的有这么容易吗?
要知在现实生活中,大学毕业的韩国新人,刚出社会工作时,最常遇到长官、前辈问的问题,就是「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若是出身于名牌学校(S.K.Y,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三所学校简称),除了顿时让同梯肃然起敬外,若询问的上司也出身相同学校时,新进员工还得立刻报上「学号」来「认亲」,好获得上司日后的特别关照。这个存在已久的「学长姐罩学弟妹」潜规则,在政府机构和企业中屡见不鲜——一切只因为「我们」(??)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
「地缘」也是这般,当中最有名的例子,就发生在韩国政坛:韩国第五至第九任总统朴正熙,第十一、十二任总统全斗焕,以及第十三任总统卢泰愚,都曾把政府要职大量交给同乡人士,甚至因此风气太过频繁,导致韩国人民将他们所选用的官员,通称为「TK 帮」(为「大邱(??)」和「庆尚(??)」两地简称)。
1988 年 12 月,时任总统的卢泰愚,他底下的每位资深幕僚,更全数是与他毕业于同一所高中(「地缘」加上「学缘」)的亲信。到了其继任者、第十四任总统金泳三,「地缘」风气仍然盛行,金泳三总统身边的亲信,亦全来自他的家乡釜山。尔后,接任金泳三的第十五任总统金大中,也不甘示弱地大量聘用家乡「全罗道」的人,来取代「釜山人」。
政坛都如是做了「榜样」,何况社会内的一般民营企业呢?
学缘与地缘的由来与利弊
「学缘」与「地缘」关系之说,在韩国由来已久,其来源更是众说纷纭。不过据我个人分析,这「两缘」紧密结合之动力,以「来自早年朝鲜对抗外敌的历史」一说,最具说服力。
如最著名的例子:16 世纪初,朝鲜中晚期长达 7 年的「壬辰倭乱」(1592-1598)。在那段战乱的时代,朝鲜半岛的义兵曾与率领「龟甲船」李舜臣的水军,共同组成对抗倭军(日军)的主要力量——其中「义兵」们的战力,更是远胜朝鲜正规军。
之所以如此,根据后世解读,正在于「义军」(即民间义勇军)多由地方仕绅号召或动员当地民众组成,或以同乡里、同书院人士为中心,以其浓厚的「地缘、学缘」因素,形成默契十足、熟知当地的战斗团队;相较于自各地征召而来的正规军,自然更有凝聚力——而这段历史也成为韩国人重视、甚至推崇「三缘」的滥觞。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当出身相同家乡、学校(书院)的人们聚在一起,若是为了国家兴盛努力,「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倒也无妨;但事实上历史上更多的案例,是人们因此更容易结党营私,即使身处太平盛世,也在朝廷内兴起诸多党政士祸。
以古鉴今,恐怕正如同丹尼尔.图德(Denniel Tudor)于《韩国:撼动世界的呛泡菜》内所言:现今韩国政坛之所以难改贪腐陋习,特别是多届韩国总统任期结束之后,都卷入贪污风暴,主因正在于「受限于过于紧密的菁英人脉脉络,以及这些脉络之间无处不在的『人情』。」而这样的「人情」具体来说,就是「地缘」、「学缘」(甚至「血缘」)。
由三缘而来的「四个人际圈」
那么,除了我们所熟悉的「三缘」外,当代韩国人们,又是如何看待「人际圈」、或所谓的「同温层」呢?
根据韩国知名新闻工作者李圭泰(???,1933-2006)的观察指出,自上个世纪起的现代韩国人生活圈,以「我」为中心,之后呈现同心圆扩大,大致可以区分出四种人际关系圈:「韩国人终身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四个同心圆里,换句话说,就是住在四个圈子里」,而且是相对「封闭」的。
首先,第一圈的人际关系,为最贴近我的「家族」:在此圈内,韩国人是非常有道德感与人情味的,但也确有排斥他人(外人)的倾向。同时在家庭之中,多数韩国人并不存有「自我」,而是依附在家中权威者之下。
这一点,透过 20 世纪左右韩国住宅普遍的构造、与人们于其中的生活方式,可见端倪:如韩国传统的住宅格局,很明显不重视个人空间,甚至说它是家人们的共享场所也不为过——如晚餐时刻,多数韩国人习惯挤在客厅一起吃饭,甚至卧房多数也非「一人一间」,而是一间大房摆上通铺,到了晚上,一家人并排伸腿、一起睡觉。
当然,随着时代演进,如今这类传统居家格局、生活方式已经明显在年轻一辈中出现变化,但这第一圈、也是最为亲近与排他的人际关系依然存在。根据李圭泰的解读,这一圈的最大特征在于「相关性」(???),即无论年龄与经历如何改变,以「家」为生命核心,并且高度服从、尊敬家中具权威的长者。
第二圈的人际关系,是当「我」长大后离开「家族」,每日都会密切往来的对象:如学校同窗、职场同事,或与自身事业有长期关系的客户等等。相较起第一圈,第二圈的重点在于「长期关系」,对方可能是我们人生重要且亲密的朋友,也可能是跟自己不和,却不得不努力维持关系的同事或老板——因此在李圭泰的定义中,我们最讨厌的「敌人」、「冤家」,也可能出现在第二圈之内。
而这第二圈的人际关系,多因「我」的独立技能而存在:即是以自己的资格、技能、实力与表现等,依照(未必是有形的)契约关系进入圈内。例如因为入学考试得了高分,得以进入知名大学、随后进入知名企业,之后得以与获得同样「契约」的人长期往来。是以就李圭泰看来,这第二圈的人际关系,也具备高度排他的性质,其特征为「闭锁性」(???)。
继之,第三圈的人际关系,范围就比较大了:包含了「我」的邻居、母亲或妻子的亲戚、姊妹或女儿的婆家、小学中学同学……等等,也可能是我经常往来的商家、职场上认识但不常接触的对象等等。相较第二圈,由于「我」平日较少接触第三圈人士,若会接触,也多是基于(短期)所需往来,故其重视程度自有不同。
在这里,李圭泰对韩国人对不同圈层的应对之道,有非常精彩的解读。他说:「韩国人多用『情』(?)来维系第一、二圈之关系,是超越理解、善恶、苦乐的自发关系;而第三圈关系,则是用『道义』作为连结,因为人们想要互相利用,却也得谨守着社会订下的道德界线。」他认为,这第三圈的特征为「单向性」(???)。
最后,第四圈的人际关系,即是「他人」:它可以扩大到无限远,在它之外就没有其他层次了。如「陌生的外国人」,对许多韩国人来说就属于此圈,而此层最大的特征,为「断绝性」(???)——简单来说就是,不管你发生什么事,都与我没有太大关连。
「重情重义」或「排他封闭」?三缘的结构会改变吗?
李圭泰认为,多数韩国人在 20 岁之前,就已形塑了这四个人际关系圈,之后尽管生活中有若干变化,这种面对分圈关系的习惯也不会再改变。且韩国人到了20 多岁时,很多人的职业早已固定——不是归属于某个大集团,就是早早选定了未来的长期职业(如服务业、工人、出租车司机等,在韩国 50 岁以上的世代,鲜少有「主动转换跑道」之概念,但今日已有所不同)。
因此,对许多韩国人来说,无论是个人生活、职场工作,基本上绝大多数的人际往来都限定在第一、第二圈内进行,会应用到第三圈人际关系者,多为短期商务工作;易言之,韩国人过了 30 岁后,身边会接触的人大多只到「第三圈」为止,偶尔在社交场合上受人介绍,才有机会与第四圈的人士接触与交换名片,然而尔后若彼此没有共同推展某事务的话,关系也大多在会面后就结束了。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例子,看看前总统文在寅所推出的盲选制度:很显然地,他当时真正想尝试的,就是打破韩国社会长期以来的三缘潜规则;然而无论从超过百年历史的「三缘」,或是近代李圭泰所提出的「高度封闭」人际关系圈,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存在韩国社会中的文化,不但由来已久、至今仍高度影响着韩国社会。
至于这个韩国社会的「特色」,未来会不会改变,甚至被打破?且让我们先别预设立场,一起持续观察下去。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4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