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论文1000字,艺术概论论文1000字书法

第三章从活动的角度看艺术

一 艺术作为活动人类实践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把包括自然、社会、人、科学、伦理、艺术等在内的整个现存的一切存在都看成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世界系统,看作人通过社会性实践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1页)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人类的活动系统,离开人的活动,就没有这个世界的一切,那末,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在人的活动中得到说明,并且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深刻的说明。因此,阐释艺术的本质,不仅要从存在的角度,即把艺术作为“存在”的范畴来考察,而且要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即把艺术作为“活动”的范畴来考察。

从活动的角度看艺术,就是把艺术看作一种感性活动的形式,放到人类实践系统中去考察。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物质存在当成抽象的东西同精神、意识相对立,离开现实的人类活动,离开人的历史实践去解释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因此,以传统认讯论哲学为基础的旧文艺学体系把艺术审美活动看作是一种思维的运演,是精神的过程,企图在客观的物质世界上面寻找艺术活动的秘密。它只是抽象地谈论艺术的精神特性,而忽略了艺术与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人的社会实践的联系,因此它永远也无法真正理解艺术的属人的特性。无法理解艺术的实践本性。而马克思则认为,世界是一个自然不断向人生成的巨系统,这个系统的运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这就是说,世界的本质既不能从纯粹的意识去寻求,也不能从纯粹的客观自然去获得解释,而应该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角度去理解。

因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0页)。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作为人的对象,都是人的活动系统的一个要素,它们无不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记。艺术作为人的生命的创造,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情况也是一样。因此,必须把艺术置放到人类活动的巨系统中去考察,必须从人类的实践出发才能揭示艺术的真正本质。从活动的角度看艺术,把艺术作为“活动”的范畴来理解,那末,它就是人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人类实践的一种方式。

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指的是人们实际地改变事物(自然的和社会的)现状的感性物质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是人的历史的活动。它包括人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两方面,而工具和符号的运用是实践的关键性标志。实践是一个发生在人与外部世界(首先是自然)的不断扩展着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是一个由实物操作和思维操作双重层面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旧唯物主义从物质本体论出发,认为实践就是对客体的结构要素进行重构和改造。它只是以物的变化,来说明人的对象性本质,只是以客体的外在形态的变革去规定实践的内涵,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地将实践理解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话动的一致”,理解为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统一。人是实践的主体,自然构成实践的客体,实践就是主体与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一方面具有物质的力量,凭借肉体的器官,通过物质手段,作用于物质体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人,他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人的实践过程始终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必然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正因为这样,人的实践又是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

在人类活动系统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因为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可能从事别的活动。这个基本的事实,中国古代的哲人就意识到,墨子就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而马克思则把它上升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相反像过去做的那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

因为,“命的个人的存在",而要存在,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要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页)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32页)。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类实践的首要的基本形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人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掌握和支配客体自然,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凭借思维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现实对象的各个方面及其因果关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当人们用思维的大脑面对客体现象,企图把握它的本质和规律时,那末人与客体自然便建立了认识关系。但是,人总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的物质生产的一个基本特征,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用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自然辩证法》第304页)

因此,物质生产本身就包含着对价值目标的选择和追求。当人们不仅从客观实际出发,同时也从主体自身的需要和状况出发,对事物的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作出价值的判断时,那末,人与客体自然就建立了评价关系。而人类在物质生产中不仅改变对象的内容以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而且改变了对象的形式。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脱直接的功利需要而关注对象的形式(包括形状,比例、色彩等因素),并在形式中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而得到一种精神的满足。当人们处在非功利性情景中,以超脱的态度自由地观照对象的形式结构,那末,人与客体自然便建立了审美关系。

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的,当羽毛、皮等狩猎的胜利品开始仅仅以它们的样子引起人的愉快的感觉,它就变成了审美的装饰,它的颜色和形状就具有审美的意义。总之,人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认识关系、评价关系和审美关系是人类实践系统中人与世界的三种基本关系,它们构成人类实践的丰富内涵,成为人类实践系统的三种基本要素和内在环节。

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人与世界建立起认识关系、评价关系和审美关系等三种基本关系,这可由人类劳动的本质特性得到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的本质区别时说:“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人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

马克思对人类劳动的本质的深刻揭示,为我们提供了开启这个属于人的世界的一切神秘领域的钥匙,提供了解释包括审美在内的人类生活的一切现象的出发点。人类劳动的一大特点是自觉的目的性:“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就是说,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已经先期存在着劳动的结果的表象,这个先期存在的蜂房表象体现了人类劳动的目的性,所以它就是一种目的表象。目的表象是显示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的最为重要的中介环节,是自然向人生成的契机。

正是由于目的表象的引导,劳动才朝着满足人的需要的方向发展,才发生着自然人化的过程。这个目的表象作为联结主观动机(需要)与客观实践的中介,开辟了丰富生动的世界图景。由于目的表象的功能分化,就分别产生了真、善、美的意识,人类的实践就分化为相对独立的科学、伦理和艺术等活动领域。当目的表象追求(联系于)客观必然性时,人与对象就建立了认识关系,形成关于真的意识,导向科学探求活动;当目的表象指向(联系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与对象就建立了评价关系,形成关于善的意识(观念),导向伦理实践活动;当目的表象追求(联系于)形式的表现性时,人与对象就建立了审美关系,形成关于美的意识,导向审美活动。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类的物质生产内在地包含着认识,评价、审美三种要素,内在地包含着求真、求善、求美三个环节,真善、美是人类实践的三个维度。“真”乃是人把握实践规律的活动,“善”是人实现目的的活动,而“美”则是形式表现活动。在人类早期,求真、求善、求美是统一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那时的物质生产是集认识、评价、审美于一体的浑整的活动,它充分体现了实践的完整内容和特征。只是到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形成精细的分工之后,科学认识活动,伦理实践活动和艺术审美活动才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成为各自独立的活动领域。

这种分化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仿佛这些活动领域是与物质生产无关的,各自独立进行的活动,甚至把科学活动、伦理活动和审美活动与实践对立起来,而忘记它们就是实践的基本环节,忘了它们就是实践本身,把实践仅仅理解为单纯的物质生产,这无疑是错误的。实际上,科学活动、伦理活动和审美活动是人类实践系统的子系统,它们都具有实践的共同本质,它们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个人类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包含着复杂的关系内涵、物质与精融互自然双向建构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图示如下:

艺术概论论文1000字,艺术概论论文1000字书法

这个图示只是表明,人类的实践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结构,是“自然一人”系统的运动,它内在地包含着认识关系、评价关系和审美关系,它既是物质活动的过程,又是精神活动的过程。人类的一切活动领域、活动方式及其一切创造物,都可以在这个系统结构中进行考察,都应该把它看成人与世界、精神与物质统一的过程或形式。我们这个世界,决不是精神与物质两极对立的世界,决不是人与自然互相隔绝的世界,而是人的活动系统。正是由于人的活动,人的社会性实践,世界才完成了自为的统一,成为人的对象世界,人的实践的舞台。因此,我们已无法把这个人的对象世界的一切简单地归入人或自然,精神或物质两极对立的范畴中,去作一种非此即彼的判断,而只能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它们。

而人的活动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建构,是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切人类活动的方式和产物都是如此。因而孤立地从纯粹物质的、自然的角度或从纯粹精神的、人的角度都无法真正理解对象世界的本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关系内涵的系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统一的过程。一切对象性的存在都是这一系统的要素,都是这一过程的中介。如果说,人类实践是人与世界的绝对中介的话,那末一切对象性存在则构成实践的相对中介。

由于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分化出相对独立的科学认识活动、伦理实践活动和艺术创造活动,从而形成科学文化、伦理文化和审美文化的分野。它们构成人类文化的总体图景。这些看来是远离物质生产的精神产品,其实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世界三种基本关系的凝定形式,是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产物。审美文化主要是生命感性活动的产物,更加接近于物质活动,科学文化主要是思维理性活动的产物,更加接近于精神活动这一极,而伦理文化则处于中介地位。它们具有某种层次性,但是它们又都具有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的二重性,这是人类的文化形态的普遍特性。

这三种文化形式是人类追求自由的三种境界:科学文化是人类的认知能力自由地对象化的境界;伦理文化是人类的意识力量自由对象化的境界;审美文化则是人类的情感力量自由对象化的境界。它们既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三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构成人的对象世界的三种维度,即真、善、美。真的维度是基于人对世界的适应性,主体对客体的依赖性,它追求的是人的意识对世界的真实反映;善的维度是基于主体对客体的功利需求,它追求的是人的意志对世界的支配权;美的维度是基于人与世界的同构性,它追求的是人与世界的和谐。

这就是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所概括的人与世界关系的三个层次:“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世间的学术文艺,概莫能外。以此观之,艺术审美活动无疑就是人类实践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本质就是实践,是从属于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的。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5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