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三祖三个人的读音,桐城三祖怎么读

文/房江传

《新编桐城派文选》江小角、杨怀志、方宁胜·编著

桐城三祖三个人的读音,桐城三祖怎么读

熙攘倥偬的岁月里,读江小角、杨怀志、方宁胜三位先生的《新编桐城派文选》成了一份每日的期待。那是一份宁静,一场冥冥中与先哲的对话,一种心神契合的审美享受。

西 山 夜 语

我确信,就情感而言,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仅仅是场景不同,许多东西本质上是一样的。

壬寅年中秋快要到的时侯,我驱车到了西山:桐城西南汪河乡吴家嘴,姚氏“西山精舍”旧址在此,只为感受一下姚永朴、姚永概西山精舍记》里的意境。

桐城三祖三个人的读音,桐城三祖怎么读

桐城三祖三个人的读音,桐城三祖怎么读

夜宿民宿,“雨过山气凉”“孤峰月初上”,白天的喧嚣已然褪去,我伫立澄澈空灵的月色中,周围的一切,楼房、柏油路、路上行驶的汽车,路灯,巨幅房地产广告牌,还有村口的“党群活动中心”,甚至是山脚下波光粼粼的水库……这一切,如同话剧舞台上的道具,徐徐撤去,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我看见永朴兄弟夜色中从山外风尘仆仆走来,灯火荧然,大母(祖母)倚立门框,“隔溪遥讯”,家犬闻主人归来,高声吠叫,打破山居的宁静……

桐城三祖三个人的读音,桐城三祖怎么读

时光倏忽百年,岁月沧桑,但一样的山,一样的月,同样温馨的一幕一定珍藏于每个人的内心。

文 学 的 代 际 传 承

偶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桐城派三祖”生年:方苞,1668年;刘大魁,1698年;姚鼐,1731年。均相隔约30年,按一世三十年为计,恰好分属于三代人。

曾国藩与高足吴汝纶,曾氏生于1811年,吴氏生于1840年。

无独有偶,北宋文坛两位巨擘,欧阳修生于1007年,苏东坡生于30年后的1037年。

毋宁说是偶然,其实是一种文学发展的必然。像任何一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文学也有一个学习、积累、创新、发展的过程。三十年为期,展现的是文学的人文属性,师徒授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心 灵 之 药

桐城派中兴传人曾国藩是我崇拜的偶像,人格卓然而立,文学气象“光明俊伟”。其尝言,读书“不特可以进德,可以居业,亦并可以惜福,可以养身却病”。是啊,桐城派古文对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知识分子是一种心灵慰藉,对当代的年轻人未尝不是一味“心灵之药”。

现代人彼此之间最缺乏的是信任。曾公言:“逆亿……是一荫德,大约读书人犯此弊者最多,聪明而运蹇者厥弊尤深。”“逆亿”就是对别人充满不信任,怀疑在先,甚至作有罪假定,曾公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事;进而分析,世间过于聪明者大都命运多舛,原因亦源于此。

《敬畏生命·史怀特自传》:“我们每个人对其它人来说,都是个秘密,结识并不是说相互知道一切,而是相互爱和信赖,这个人相信另一个人。”

想起一部电影名:“天下无贼。”天下本无贼,你说有就有了,贼原在心中。

家 的 情 怀

在文学史的语境里,桐城派的文人们大多以“帝王之师”“庶常之师”(老师)的形象立世。但真实生活中,他们处境不一,角色有异,个性不同,禀赋有别。

他们也许是一个正色立朝的好官僚,一个名闻乡里的好文人,一个好画家,也许是一个嗜好美食、美酒、倜傥风流的性情中人,但他们更是一个好儿子、好爷爷、好弟兄。

家是他们成就事功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功成名就的归宿;对父母恪尽孝道、无微不至,对子女严格教育,课书育人是他们家的情怀的实践方式。

桐城世家大族,“先后相望,或十数世,或数百年,蝉联不替,此者由先达(先辈)敦硕庞裕之气有以留之。”(张英语)

家是桐城派文人生活的底色,他们创立的家风传承至今源远流长。

教 育 随 想

在西山秀丽的山水怀抱里,姚氏兄弟读书凡八年,出山时,弟永概年18岁,哥永朴25岁。这个年龄,当代的年轻人应该是硕士毕业了吧。我想象但想象不出,姚氏兄弟在西山精舍的院落里,“仰而望山,俯而读书”是怎样的一种场景,而今天的现代教育早已是高度专业化,教育义务化了。

教育有三个纬度,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修身与道德,三是理想与信念。古代教育植根于儒家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品德层面追求敦厚、诚实、守信。也许有人以为,古代教育缺乏技能培训,也或许,在那个时代,识文断字本身就是谋生的工具。但当下的教育,却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执迷于知识与技能(无怪乎课外辅导班大行其道)。既面临文化的断层,社会层面的道德信仰缺失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我的小外孙快满两周岁了,教育问题时时萦绕于心。也许我可以教导他背诵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三百千”、“幼学琼林”……将中华经典传授与他,将传统智慧濡染于他,但也绝不可以扰乱对现代科学知识按部就班的学习。

毕竟,教育的纬度可以有不同,但向心的指向只有一个,成就一个有理想追求、有道德操守、有科学思维、有民主观念、身心健康的现代人。

二〇二二年九月六日

本文作者:房江传

桐城三祖三个人的读音,桐城三祖怎么读

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家谱研究中心主任

安徽润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5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