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姑苏区锦帆路,一家名为“Ding”的咖啡店冲上了十全街和凤凰街咖啡厅热门榜第一名。这家刚开不久的新店,凭借复古红砖楼和黑框玻璃门做成的门头“出圈”,甚至有人特意开着三四十年车龄的复古老车前来,给车和门头来一张电影感十足的合影。
门头体现了店铺与店主的个性,呈现出街巷的独特品位,更诠释了一座城市的风格。记者走访发现,在苏州,类似“吸睛”的门头并不少见,这些门头在店名、造型、外部延伸空间等方面的设计风格独特,紧跟时代潮流,在吸引大批年轻人消费“打卡”的同时,也让苏州这座城市的“表情”更加丰富。
特色门头 刘达摄
店名、造型、外部延伸空间
潮店门头各方面都设计感满满
在十全街628号,一家名为“红楼·cene”的冰淇淋店以其独特的外部延伸空间设置“引爆”了线上线下的话题热点。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刚开不久的新店,在店门口有一排跷跷板椅子,不少消费者轮流坐上去体验,“本来就想吃个冰淇淋,没想到还能玩跷跷板,和小伙伴在上面玩了半天,找回了童心。”市民张吉惟说,除了这个跷跷板,他还注意到店招上的“cene”标识,刚看到店招上的名字还比较惊讶,进店后看到了4个字母代表的含义后,就觉得挺有创意。
特色门头设计 李浛芃摄
漫步十全街,复古风、甜美风、工业风、小清新风的门头随处可见。这些门头或在店名上别具一格,中文、拼音、英语、西班牙语、泰语等百花齐放;或在店招的造型上下功夫,有的是奶油色系门面搭配木质镶嵌,有的是现代极简的冷金属设计表现砖瓦房檐,内饰则用黑色木质搭配冷金属设计,凸显古风与现代相结合的特色……
“在这里,蓝天、白云、梧桐叶与极具特色的门头空间很出片,很惊艳。”住在附近的自由撰稿人刘潇娅说,每一家店都适合一个人静静地坐一个下午,感受闹市中的隐居繁华。她也会时常约朋友来这边吃早午饭或者挑一家店享受“闺蜜下午茶”。每次街上有新的店铺开门她都会特意拍张门头空间发朋友圈,“我想要拍遍各种好看的门头。”
从“产品空间”到“空间产品”
有新意的店铺“外包装”受青睐
不仅在十全街,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书院巷、碧凤坊等多条街巷的店铺都在“外包装”上花了小心思。
“在人们谈起‘逛街’就会打开电商软件的年代,线下店铺想要获得人流量,就必须要有冲击力强、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头,让消费者路过时能多看两眼,这样他们进店的概率就会很高。”西美巷一家咖啡店的主理人王浩然说。
当然,设计好的门头不仅仅是为了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王浩然认为,这也是在将店铺本身当成一种产品在打造。“以前,线下店铺只是陈列产品的空间,而现在这个空间本身也变得很重要,是空间性产品,必须要用新的思维去审视。”
特色门头设计 李浛芃摄
同样,在十全街经营一家高端花木店的陈文也认同做好空间产品的好处。“以前,虽然我店里的花木都比较好看,但是很多人都会抱着太贵了、不懂这行的想法,不会进店来看,后来我做了一次大升级,从门头开始,做了简约化改造,大面积采用玻璃、灯光、素色展台,一改普通花木店的设计的。”陈文说,改造后没多久,进店的顾客就逐渐变多,有些消费者说,从门口看,这里就像是个花木博物馆,都愿意进来了解一些花草相关知识。这在无形中也带动了消费。
“卷”起来的“门头艺术”
让街巷“表情”助力城市向美而行
每一条路都承载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的体验与想象,而沿街店铺的门头,既是城市表达的载体,也是城市传播的平台。山东大学教授程相占在《从环境美学到城市美学》一文中表示,在一个富有人性且功能正常的审美生态系统中,城市景观并非外在环境,在城市规划中认真考虑审美融合,将是城市景观人性化的重要步骤。
特色门头设计 李浛芃摄
“门头店招作为街巷的眉眼,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也传递了街巷所特有的生活气息。”长期关注苏州发展的传播学博士生陈亦可告诉记者,在城市传播的视阈下,城市作为媒介,同时敞开了作为真实的空间与隐喻的空间,城市及其物质体系释放出让特定生活世界成为可能的时空场景。以十全街为例,古老与现代交融,商业与生活同在,传统与潮流并存,街巷面貌的形成与发展自有其内在逻辑与规律,由在地市民共同参与而逐渐形成。如果还以刚性、粗放的管理逻辑去进行规制显然不行。
在他看来,属地管理方也应充分理解苏州城市管理部门制定出台的国内首部《苏州市店招标牌设施个性化设置导则》,拓宽对“城市”和“传播”两个维度的理解,引导和帮助商户打造既符合城市形象,又更具自身风格和辨识度的门头,充分发掘门头展现个性、吸引顾客的积极作用,共同助推城市向美而行。(来源:引力播)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7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