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保姆王阿姨今年第三次被辞退,王大妈辞职的雇主是广州某大学退休职工李教授夫妇,李教授和他的妻子已经年过七旬,身体越来越差。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经常往返医院。但是孩子在千里之外,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再说他们离得远,根本帮不上忙。
为了安全起见,李教授和他的妻子请了一个保姆,王阿姨。
在王大妈之前,他们已经请了十几个保姆。老两口虽然行动不太方便,但是对生活很挑剔。以前的保姆要么不注意卫生,要么工作不认真。总之就是不叫对方心动。
在接下这份工作之前,王大妈权衡了很久。她的前两个雇主,都是七八十岁的人,要么性格古怪,要么脾气暴躁。相处久了,生出很多不必要的战争和矛盾。
王阿姨想了想,决定试一试。虽然她很担心老人的坏脾气,但幸运的是,他们支付了一笔可观的工资。
李教授和他的妻子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他们平时喜欢吃素,对饭菜质量要求不高。但有一点,必须是新鲜蔬菜。
一开始王大妈觉得自己能行,就是每天早起跑腿买菜。没什么大问题。
然而,在李教授家工作久了,王大妈“坐不住”了。
她想吃肉,但李教授不想吃。他说他受不了肉的味道。
因为一顿饭,双方不欢而散。
最后李教授夫妇直接辞退了王大妈。
王阿姨虽然受了委屈,却很清醒:“保姆真的比不上孩子,做得再好也只是个外人。在这一生中,我们可以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但是当我们老了,需要亲情和陪伴的时候,我们却不能陪在他们身边。目前,像李教授夫妇这样的老人并不是个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例分别为23.81%和17.72%,城镇60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例分别为15.92%和11.11%。
老无所依,未来可能成为当代老年人的新常态。
当老年人“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庞大却脆弱的特殊群体也开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对于老年人本身来说,他们面临的困境可能是我们认知之外的。
独立的老人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视频,看完之后百感交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用手机自拍。视频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我好孤独!”
老人年轻时是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子女都很有前途。
女儿在美国,儿子在广州。
她有八个孙子,但都不在身边,这位老人是个好厨师。他过去常常在厨房做饭。但随着孩子陆续离家,独自吃饭,她渐渐开始“懈怠”,懒得应付一日三餐。她没有留下一句抱怨,“孩子需要生活,背后是一个大家庭。不可能是因为我什么都不做。我想克服它。”
短短几句话,老人道出了当代老人的无奈和悲哀:
他们在期望孩子多陪陪自己的同时,强迫自己“主动独立”,减少对孩子的依赖。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年轻人或奔忙谋生或追逐梦想,或从村镇涌向城市,从一个国家飞到另一个国家。
但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老人跟不上子女。如果他们留在原地,只能尽量不给孩子惹麻烦。
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老年人主动去做人体模特。
这位老人叫王素忠,88岁,四川成都人。妻子病逝后,他独自生活了许多年。
刚开始,三个孩子会偶尔来看看。但自从老人成为人体模特后,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尤其是大儿子,干脆和他断绝了亲子关系。
王苏中明明有一儿一女,为什么还要选择做人体模特?
老人说:“以前靠低保生活,当模特赚了外快,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而且,还能在金钱上给大女儿和孙女一些帮助。”
话外,老人没有埋怨自己的子女。
然而,我们还是从记者的采访中窥见了真相。
他说:“我一个人看电视的时候很烦,没人陪我说话。在学校,有老师和学生过来聊天,感觉很好。”
王苏中的痛苦是孤独和无奈。
然而,王力可苏中的老人越来越多了。他们有孩子,有积蓄,却没有“晚年”可以享受。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雪峰曾提出“代际剥削”的概念:“他们年轻的时候,辛辛苦苦盖房子,娶媳妇,看孩子。一旦他们完成了他们的‘生活任务’并被榨干了他们所有的价值,老年人就变得好像他们除了等待死亡什么也不是。”
老人辛苦大半辈子,即使晚年生病,也不会轻易透露给子女;即使你很孤独,你也不会和你的孩子说话…
在他们心里,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这种“主动”成了笼罩在每个老年人头上的乌云。
一个突然失踪的孩子
前段时间,电视剧《消失的孩子》热播。
武莺,魏晨饰演的啃老族,沉迷赌博,欠下外债。父亲酒后猝死几天后,回家发现意外。
唉,不禁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新闻。
2017年5月27日上午,80岁的张顺安被发现死在家中。我发现的时候,老人身边已经没人了。
据村民说,张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一个人住在她的老房子里,原来,4年前,张顺安摔了一跤,村里人把他送到了医院,虽然他的骨头没有断,但从那以后,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刚开始只是眼睛和耳朵都不如以前了,每况愈下;最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村干部看着可怜的老人,主动去照顾,为了感谢村干部对他的照顾,张顺安特意买了一条猪腿,想送给村干部。但是村干部不要,让他拿回家处理。
一条猪腿有十几斤重,张顺安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他家里也没有冰箱。后来猪腿留得太长,张顺安肠胃不好,拉肚子,村干部连夜叫来了几个孩子,他们连夜把老人送到了镇卫生院,入院第一天,由三女儿陪着;第二、三天,小儿子陪着我,最后,“不再托儿”。
去世前一周左右,张顺安“自我放电”,回到了山里的老宅。5月27日上午,村干部再次推开张顺安老屋的木门时,看到张顺平躺在床上,四肢舒展,呼吸停止,他们无法确定张顺安是哪一天去世的。“没有人在身边,也不会有孩子为他而死。”
荒谬?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孤例
70岁的云南老人张爱华有两个儿子。张爱华不小心摔倒骨折后,小儿子一开始会主动照顾;后来,儿子靠给妈妈叫外卖养活。安徽老人摔阳台敲脸盆4天4夜才引来邻居报警求助。明明女儿住在同一个城市,却近20天没来探望,老人走过了物资匮乏的岁月,熬过了生活的艰辛,但最终还是没有熬过岁月。
岁月风雨,不计回报。但到了晚年,他们在孩子眼里变得一无是处,甚至成为多余的“麻烦”当代老人,带着孩子和女人,“名存实亡”。老年人的困境,何去何从?
主持人李艾曾经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谈到带72岁的母亲看病。
医生吹嘘老年人健康长寿。
但母亲摇摇头:“我不想活多久。长寿对孩子不好。”
大部分是中国父母。
前半生,我尽力养活孩子;下半辈子,我宁愿隐形离开现场,也不愿拖累孩子。
1.思想要开放
老话说,儿女有儿女,儿孙有儿孙。孩子的事就交给他们自己吧。
不要和别人争名利,争地位,不要和别人争你的儿孙如何成功。没事就参加几个兴趣社,写书法,画国画,喝茶下棋,看书写诗,跳广场舞…无论何时,良好的心态会战胜一切。
2.有物资储备
有钱就别慌。
我的余生可能是有限的,我可能会生病。老人要留足医药费和护理费。
甚至一个月在1000元就可以很不错了。毕竟公共交通是免费的。可以上老年大学,一年交几百块钱,就能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
3.健康永远在线
年纪大了生病很正常。很多老人对看病有芥蒂。他们觉得自己太老了,看不到同样的东西。
但实际上,真正给整个家庭“带来麻烦”的是老人的病。
建议老年人每年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就医。不要拖延,不要心存侥幸,避免小病酿成大祸。
我的晚年,以及人的晚年,不仅是对其他长辈,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今天是我们的明天。
世界上最大的遗憾就是“儿子想养,父母不想养”。
年轻人经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
不要让父母觉得自己的爱成了负担。
老人也要照顾好自己,多关注自己的生活,未雨绸缪,舒服一点,慢慢变老。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7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