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埰(1607~1673),字如农,一字卿墅,号敬亭山人,又号宣州老兵,谥称贞毅先生,莱阳城南姜家庄村人。姜与其弟姜垓(1614-1653)皆为崇祯年间进士,在朝为官,刚正有声。明亡后,兄弟二人流寓江南,甘为遗民,气节过人,被时人并称为“二姜先生”,名震大江南北。
姜兄弟4人,姜埰行二,姜垓行三。姜埰幼年时,与长兄姜圻跟随祖父姜良士读书,勤奋专注,有过目不忘之才,20岁时以第一名考上秀才。崇祯三年(1630),姜埰考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联捷成进士。
崇祯四年十月,姜埰被授为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县令。在仪真期间,他清廉自守,勤政为民,兴利除弊,县境大治,做到了“十年无取于民”。崇祯十四年(1641),姜埰35岁时,擢升人京,升任礼部仪制司主事。第二年由漕运总督推荐,崇祯皇帝接见姜埰,破格拔擢任礼科给事中。
在给事中职位上,姜埰兢兢业业,知无不言,言必中肯,五个月时间条陈了30余道奏疏,都被皇上采纳。他揭发了一桩京城武乡试舞弊案,参倒大小贪官10余名,包括1名兵部侍郎。
崇祯十五年(1642),周延儒任首辅,柔媚成奸,弄权贪弊,致使内忧外患日甚一日。面对朝政颓败,守疆无人,崇祯上朝时痛哭流涕,特下《罪己求言诏》,以求诤言良策。姜埰乃上奏《恭读圣谕因明言职疏》,笔锋直指当朝首辅周延儒。同时都察院都御史刘宗周也上了一道《长安黄金贵之疏》,指斥朝中薊赂横行,致使黄金腾贵,暗指周延儒贪婪腐败。另有行人司司副熊开元也要求密奏,弹劾周延儒。
由于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正依信周延懦,姜埰和熊开元的奏折和密奏又言辞犀利不恭,违反朝规,令崇祯皇帝勃然大怒,将姜埰和熊开元夺职下狱。姜熊二人,被打入东厂诏狱后,六部三司的朝廷重臣纷纷营救,一日上疏十数件连续多日申诉,崇祯帝皆置之不理,并下旨令诏狱官对姜熊二人严刑拷打,逼问同党。将积极申救的7名台阁重臣削职或降职。姜、熊事件引发了朝廷一场剧烈的政治地震。
崇祯十六年(1643), 崇祯皇帝为泄愤将姜埰、熊开元二人实施公开廷杖,将 二人的屁股打得皮开肉绽。
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姜埰被流放江南的安徽宣州卫充军。姜出京之后仅一个月,李自成起义军便攻陷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
姜埰回到莱阳祭奠 “癸未邑难”中死去的父亲后,匆匆南下逃难。一路上换装束,隐藏姓名,昼伏夜行,备极艰辛。甲申(1644)夏,南明弘光帝下旨招姜埰、姜垓兄弟就官,姜埰因身体病弱未就,在安微真州暂住。顺治五年,魏禧为王武所书《姜贞毅先生赴戍宣州诗》(1648),姜埰陪母亲回到莱阳,县、府官员反复动员姜埰降清出仕,姜埰坚辞不就。此后,姜埰隐居在真州和苏州的乡僻之地,只与江南有气节的明朝遗臣和文人墨客交往,成为流落江南的遗老中的代表人物。
顺治十七年(1660),姜埰在苏州虎丘山下购置了5亩荒园得以安家,修建了数间小屋,名为“东莱草堂”和“敬亭山房”,表达了自己对故乡莱阳的思念和谪戍之地宣州的眷注情怀。很快这里成为江南文人雅士的聚会之所,被称为“城市山林”,此园林至今尚在,名为艺圃,是苏州市的名园之一。
姜埰的两个儿子姜安节、姜实节不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长子姜安节一心孝敬父亲,次子姜实节从师学画,成为著名画家。
康熙十二年(1673),姜埰病逝于苏州艺圃,享年67岁,朋友们私谥他为“贞毅先生”。儿子们遵其遗嘱,将其移葬于宣州卫戍所的敬亭山西麓之赵子冈。姜埰有此遗命,也是为表示自己对故国的孤忠赤诚,后来姜埰的诗文集印行也取名为《敬亭集》。而在故乡莱阳的望石山西南,其子为父亲修建了一座牙墓,碑名为“莱阳姜贞毅先生牙墓”,葬的是姜埰中年过早谢落的24颗牙齿,以陪护祖先。
姜垓(1614~1653),字如须,又字皇舆,号筼筜、伫石山明室潜夫。其少年才俊,16岁时所作诗赋便受到莱阳宋玫工部侍郎)和胶州高宏图(监察御史)两位胶东名臣的赞赏。崇祯四年(1631),年仅18岁的姜垓和父母一起,跟随任县令的仲兄姜埰南下安徽仪真。期间广泛游历,眼界开阔,才子之名更播于江南。崇祯九年(1636),姜垓回山东应乡试考中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姜垓进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年仅27岁,是年在礼部观政候缺。崇祯十五年(1642),姜垓被选任礼部行人司行人。此时兄弟二人同列朝班,皆年轻有为,英姿勃发,被人们称为“天水二龙”(姜氏族祖源于甘肃天水,称天水姜氏)。
崇祯十五年(1642),仲兄姜埰因上疏参劾首辅周延儒触忤崇祯皇帝获罪下狱。姜垓悉心照顾,并口含童尿为仲兄姜埰治杖伤,京城的官员都称赞姜垓是当世的苏子由(苏轼之弟苏辙)。莱阳“癸未邑难”中其父姜泻里等姜门20余人同时殉难,姜垓上血疏《请代兄系狱疏》一道,表示愿意为兄戴罪下狱,替出仲兄姜埰回家葬父。
甲申事变后,在家守孝的姜垓携带母亲南逃投奔亲友,颠簸辗转,备受苦辛。清顺治三年(1646),明宗室鲁王(朱以海)在南京建国任监国,下诏征调姜垓为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姜垓应诏。他恪尽职守,尽心报国,前后条陈奏疏数十次,皆切中时弊,深得鲁王赏识,常招他人宫咨问国事,每每通宵达旦。姜垓又充任经筵讲官,凡朝廷文书、军旅誓告之类多出其手。无奈兵马大元帅钱肃乐傲慢跋扈,遭到姜垓的抨击,因此极力排挤姜垓。最终姜垓只得离开,携带妻子隐居于天台山、雁荡山之间,放猪采樵拾橡实以勉强度日,这时的姜垓只有33岁。
之后姜垓隐姓埋名,来到苏州,身处陋巷,开始与寓居苏州的一些遗老和名士交往,“二姜先生”之名驰誉南北。因为仲兄姜埰身有伤病,家中事务多由姜垓操持,为父亲造墓、为母亲和长兄(姜圻)安葬等,姜垓也身染重病。顺治十年(1653)二月,姜垓在苏州呕血而死,年仅40岁,葬于苏州的天池山,朋友为其私谥称“贞文先生”。
姜垓在官场上不如仲兄姜埰有作为,但是他在文坛上名气很大,文采与文名远胜仲兄。他一生著述颇丰,有《枫林集》《筼筜集》《佇石山人稿》《崖西诗文稿》等著作,但多数散佚。光绪年间,其后人四处搜罗遗稿,整理合编为《浏览堂残稿》六卷,烟台王懿荣作序,于宣统二年(1910)石印面世。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8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