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公益项目群里,大学生陪伴师发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朋友们,有些陪伴对象性格比较内向,在社交上遇到一些问题。如:三个人做朋友,另外两个比较外向,陪伴对象感到受伤。大家有什么好的安慰或者解决的办法吗?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童年,想象着那时候的我们,也经常是一会跟这个玩,一会跟那个玩,有点像“拉帮结派”,被排挤真的是特别伤心。
又回想起我自己6岁的女儿,之前在同别人玩耍时,经常因为别人一句“不跟你玩”而嚎啕大哭,可以想象这样的事情对孩子们的内心伤害有多大。
但是,这可能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孩子跟别人的交往过程中,总会遇到被排挤的情况,当然也有可能别人不是故意而为之,而是孩子自己心理感受到被排挤了,有些孩子乐观,心理很强大,便不会感觉到什么,有些孩子心理比较脆弱,特别是女孩子。一旦我们发现有这样的情况,或者孩子受伤后向我们哭诉的时候,我们就要重视并给予支持,不然这个事情会在心理上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融入形成阻力,让孩子越来越自备、封闭。
那我们该如何介入呢?以下是个人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更多解决方法。
1、聆听和共情:
(1)确认感受,问一问他遇到这样的事情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2)共情感受:对他讲,我能感受到你这份心情,再跟他讲讲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让孩子感觉这是正常的事情,不用太过在意;
(3)提供情感支持:告诉孩子,就算全世界人都不跟他玩,我们会一直陪着他,想玩我们随时可以陪他玩,让他有安全感和力量感;
很多孩子,在他们分享完后,自己的情绪已经释放的差不多了,有时候,这些问题甚至不需要解决,只需要有人倾听并理解。
2、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尝试把这个问题尝试抛给孩子思考,可以跟孩子讲:“这是我们遇到的问题,那我们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呢?”让孩子想想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可以让孩子自己列举2-3个可行的解决方法。
(2)让孩子分别谈谈每种解决方式可能带来的后果,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分析。
(3)尝试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要做的选择,如果孩子选择的在安全范围内,则可以尊重、肯定、支持他去做,如果所做选择可能会涉及到安全问题,则可以根据第2步分析做一些引导。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让孩子学会遇到问题自己找解决方法的思维模式。
3、调整孩子情绪,乐观面对未来
跟孩子梳理完,需要观察孩子情绪变化,也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人际交往中如何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欢,以便在未来的社交中更加自如一些,比如更加的积极主动、宽容和谅解、愿意分享、扩展更大的社交圈等等。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8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