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免费咨询,心理医生免费咨询24小时](https://www.z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5/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朋友,他们会习惯性抱怨周遭的一切,例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氛围,或者路过自己的陌生人。
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遇到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事情,于是,他们就总是处于抱怨中,他们自己也会很奇怪为什么总会有这么多讨厌的人围着自己,让自己生气。
这个时候分享一个小故事给大家: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这就如同我们的生活一样,我们可以把生活中出现的所有事情都当作是故事中的礼物,只有我们接受了,它才是我们的,而如果我们拒绝它,那么它就不会扰乱自己。
![心理医生免费咨询,心理医生免费咨询24小时](https://www.z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5/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可能有的朋友会认为,生活中的事情就是发生了,我们没有办法拒绝。
是的,生活中的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拒绝,但是我们可以拒绝的是面对事情的态度。
其实,让我们产生困扰的并非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面对它时的态度。
例如我们与朋友聊天的时候,当朋友抱怨一件事情,也许我们会觉得很奇怪,认为这么一件小事为什么朋友会如此大动肝火,而这就是我们和朋友面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的态度,因此我们没有生气,而朋友却生气了。
那么,换一种角度思考,是否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因为在别人看来是“小事情”的状况而愤怒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觉察一下,我们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例如:当我们走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了别人,对方对我们破口大骂,可能有的人过一会儿就忘记了这件事,有的人会因为这件事情失眠,琢磨着当时为什么没有说出更有气势的话镇住对方,然后对自己当时的表现懊恼不已,不过第二天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就逐渐减小了,而有的人会一周甚至一个月都陷在这件事里面。
这是因为,他通过这件事情牵连出了过往的经历,让自己回到了当时的窘迫状况,从而让负面情绪叠加,导致了陷在其中无法抽身。
![心理医生免费咨询,心理医生免费咨询24小时](https://www.z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5/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因此,我们看到事情都是同样的,但是引起人们的情绪的程度是不同的。
而深陷抑郁症、焦虑症的朋友们,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自责、内疚感,而这些负面情绪的程度会让自己失去解决问题的力量,从而陷入到习惯性无助的状态,即便按时吃药,但是似乎情况并没有好转。
那么,我们知道了,要缓解抑郁症、焦虑症带来的痛苦,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也就是面对事情的态度,从以往的错误人之中抽离出来,恢复平静的生活。
(推荐抑郁、焦虑的朋友去看看《战胜抑郁》和《情绪自救》)
![心理医生免费咨询,心理医生免费咨询24小时](https://www.z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5/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调整认知中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来解决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应对办法,当我们可以和负面情绪和平相处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面对世界的态度就自然有所改变了。
我们可以通过“情绪平衡法”来让自己保持“平常心”。
第一步,看到情绪。
首先,当我们察觉到有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要看到它,负面情绪出现时,告诉它“我看到你来了。”
第二步,允许负面情绪存在。
负面情绪的出现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对自己的不认同,我们不需要排斥它,好情绪与坏情绪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差别,只不过我们很多人都会在心里为负面情绪定性,认为它是不好的情绪。
第三步,接纳情绪。
当我们接纳了负面情绪,就会发现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在减少了,而如果我们对抗它,它就会越来越大,最终会让我们陷入到里面无法抽离,因此,我们需要接受它,与它和平相处,我们就会发现,改变已然开始了。
第四步,释放情绪。
抑郁症、焦虑症的形成都是由于长期积压负面情绪导致的,因此,我们需要释放这些情绪。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做运动、与朋友谈天、深呼吸,或者到人少的地方大吼几声,这些都是不错的释放情绪的方法。
发生的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才是问题。虽然我们现在处于抑郁症、焦虑症的状态中,但是只要我们拥有正确的面对它的态度,那么我们就已经在恢复往日活力的路上了。
最后以《金刚经》中的一段话共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理医生免费咨询,心理医生免费咨询24小时](https://www.z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5/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8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