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珍贵五铢钱图背字,比较珍贵五铢钱图价格

1997年6月,天长博物馆在原安乐乡一位农民手中,征集到一件“五铢钱”铜范。该范为铜质,青灰色,抹角长方形,面呈凹槽状,槽口外折,长12.6厘米,宽8.2厘米,高1.8厘米,平底。槽内深0.8厘米,宽6.8厘米,范面中间凸出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圆棒形浇柱,与范口等高。两侧有五铢钱模四对,共八个,竖式正背相间排列。钱正面阳刻篆书“五铢”二字。范底微凹呈圈足,内有十字形隔棱,使范底成为一个扁“田”字格。其中两格内各有一个“山”字形符号,可能是方向的指示符号或是某铸钱坊的标记,另两格内有阴刻篆书铭文,一格为“建武二年三月囗用令口丞或令史”,另一格为“大伟囗苍凤工周仪造”。据资料记载,“建武”二字应属东汉开国之初光武帝刘秀年号,证明该范为东汉时期遗物。这件铜钱范形制规整,做工精致,文字秀丽。【因字迹无法辨认,所以用囗代替】

比较珍贵五铢钱图背字,比较珍贵五铢钱图价格

刘秀于公元25年在鄗南(今河北省柏乡县)即皇位,国号汉,历史上称东汉,年号建武,定都洛阳。建国之初,百业待兴,在统一局面下,光武帝下令废新莽古币制,恢复五铢钱的铸造和流通,其品样效仿西汉五铢之形。天长博物馆收藏的这方铜范应属统一后的实用范。

古代铸币前期采用泥范,如先秦时期铸币用泥范,后演变为石范,由于石范遇高温铜水易裂,又出现了铜范和铁范。铜范并不能直接铸币,要先用它做成泥范,然后把泥范烘烧成陶范,再以陶范来叠铸钱币,效率极高。据史料记载西汉中晚期已使用此法铸钱币,到了新莽、东汉更普遍。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曾有过五铢陶范、石范出土。天长博物馆收藏的这方铜范,为东汉时期江淮流域采用铜范铸钱币的说法增添了实物标本,是皖东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铜范,极为珍贵。

比较珍贵五铢钱图背字,比较珍贵五铢钱图价格

据《天长县志》记载,西汉时期天长隶属于广陵郡(今扬州),商埠较为发达,那时境内铜城镇就有宗室吴王刘濞的铸钱作坊,并有采铜的铜山,铸钱长达几十年,铜城因此而得名。又有传说本市冶山也曾是铸钱坊,附近有铜矿开采。而此范出土于原安乐乡,更进一步佐证了在东汉初期,天长境内的铸钱历史。1975年在原安乐乡北岗汉墓发掘中,出土随葬品四百多件,五铢钱一百多枚,其中有的五铢钱与范上的钱模极为相似。东汉初期在钱币的铸造上仍沿袭西汉五铢形,这也与史料记载相吻合。据相关文物和古钱币资料记载,东汉光武帝复兴五铢钱,是从建武十六年开始的。天长博物馆收藏的这方铜范上的纪年,说明在东汉光武帝下诏之前五铢钱已复行,该范为鉴定东汉初行五铢钱提供了标准器。

比较珍贵五铢钱图背字,比较珍贵五铢钱图价格

再看这方范底,整体是个“田”字,正是官方的象征。因东汉之初,为发展经济,光武帝实行“度田”政策,下诏各州检核民田户口,朝廷不断将公田贷给农民,使他们都有土地,能安居乐业。此范应是东汉之初统一铸币的见证,为东汉五铢钱断代提供了依据。

比较珍贵五铢钱图背字,比较珍贵五铢钱图价格

总之,这方标有明确纪年五铢钱铜范的发现,对研究东汉初期五铢钱的铸造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1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