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末年,为进一步加强北部军事驻防,清廷决定在大青山以南有“京畿之锁钥,晋垣之襟带,乌伊诸盟之屏蔽”之称的归化城左近增建一座新城,作为右卫城北移屯兵之用。此城于乾隆二年二月初七兴工,至四年六月告竣,御赐城名“绥远”。
绥远城建在归化城东北5里处,两城之间由一条大路相连,城内最重要的建筑,便是这座按一品封疆大吏官邸规格建造的将军衙署。
将军衙署是绥远城内最高军政指挥部,也是清代14处常设八旗驻防将军衙署之一;主体建筑沿中轴线按照前朝后寝的顺序排列,总体布局按功能分左、中、右三路,房屋计132间,传统砖木结构,房顶为悬山五脊飞甍,黑色府门和廊柱更显衙署的庄重威严。
府门正南有大型照壁,门前有清代石狮一对,左雄右雌,庄严威武。
五进院落,自南向北依次为府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及四堂。
仪门即礼仪之门,当年,绥远城的每一任将军都在这里迎送贵客。
按规定,只有和将军品级相当的官员才有资格走仪门,其他官员只能走两边的旁门;文官走东门,武官走西门。
仪门正北的大堂为整座衙署的议事决策中心,节日庆典,迎接圣旨,重要的政务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新官到任行“忘阙叩恩”之礼也在大堂前的月台之上。
按办公需求,大堂、二堂两边分别设有折房、回事处、官房、印房、客厅和箭亭。垂花门内的三堂为将军与家人的生活区。
位于新城区鼓楼立交桥西北处的将军衙署博物院,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驻防将军府邸。对研究清代八旗驻防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将军衙署博物院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院藏文物众多,二堂院内东侧高大的御赐记功碑为一级文物,是同治皇帝为表彰绥远城第六十三任将军德勒克多尔济安定边塞的功绩所立。
德勒克多尔济是固伦恪靖公主额驸敦多布多尔济第八世孙,爵位固山贝子,1868年2月临危受命,第二次上任绥远城将军,此时归绥地区防务极为紧张,7月在任上去世,葬于今赛罕区黑沙图村。
绥远城将军权倾一方、责任重大,不仅可以弹劾废止山西省归绥道及所属诸厅的人事任免,对归绥两城乃北疆边贸也有一定的掌控权。
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和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城市,各地商旅把呼和浩特作为大本营,东去西往,南来北达,不仅发展了经济,也极大地促进了地区文化的繁荣。
将军衙署内厅堂高大雄伟,古树参天而立,几棵有故事的丁香在此已花开花落近200年。
相传某任绥远城将军的夫人在此久病不愈、闷闷寡欢,寻医访药中一乡间医生告知,院内缺花少树、可植丁香一试。得到恩准后,将军派人从颐和园移植丁香到此,夫人病体果然得以康复,从此归绥人家开始遍植丁香。因花期长、花姿美、花香怡人且易繁育、生命力旺盛,丁香后来被选定为呼和浩特市花,塞外青城也有了丁香节。
历史的进程中,随着区域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同为清代呼和浩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的归化城和绥远城最终合而为一,1928年成为新建绥远省省会,名曰归绥市;1954年,归绥市更名为呼和浩特市,正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今天的美丽青城。
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
从乾隆二年第一任将军王昌到1913年最后一任将军张绍曾,174年间先后有79位将军在此办公和居住。其中第71任将军克蒙额任期最长,府门前照壁上“屏藩朔漠”四字便由他题写。此石碑为绥远城遗存三件珍贵石刻文物之一,其它两件城门石匾均为乾隆皇帝御笔,一曰“承熏门”,一曰“镇宁门”。
绥远城将军衙署也曾是商震、李培基、董其武、徐永昌、傅作义、乌兰夫等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办公场所。有漠南第一府之称。
绵长的记忆延续着真实的情感。将军衙署不仅见证了1739年之后呼和浩特的发展演变,如今又以一种崭新的身份,继续着追古述今的文化使命。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doho.com/55360.html